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商务部称节能补贴不再继续 家电企业赶搭政策末班车

2013-05-17 17:08
0

 

家电节能补贴 6月难延续

距离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结束还有不到半月时间,关于政策是否应该延续的声音也不一。

记者了解到,厂家已经做好结束的准备,业内人士也表示政策延续不太可能。

据悉,2012年6月1日,国家财政部启动了家电节能补贴政策,推广期暂定一年。这是继“家电下乡”、家电“以旧换新”后的又一惠民之举。

按相关政策规定,消费者购买相应型号的高效节能家电,可享受国家能效补贴。其中,每台电视机补贴100-400元,空调补贴180-400元,冰箱补贴70-400元,热水器补贴100-600元。

这一政策也确实拉动了家电销售。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1-3月内销彩电零售规模1238.6万台,同比上升42.8%,零售额416.3亿元,同比上升39.1%。数据创历史新高,远超行业预期。另外,国家推行节能惠民工程的最初目标已基本达成。

对于未来是否延续,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徐东生表示,目前还没有得到任何政策将要延续的消息。某大型家电企业相关负责人则向记者表示,政策不会继续实行。

记者了解到,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日前正式向国家有关部门提交“关于节能惠民政策退出”的建议函,业内普遍认为补贴政策或将在本月底结束。

据悉,在4月份中旬国务院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曾提出建议,希望今后国家尽量减少出台一些补贴政策,这样一些刺激补贴政策,最终让市场竞争不够充分,要尽量靠市场的力量去推动,倒逼企业的转型。

当时会议上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不能因为短期的措施给未来的市场化的竞争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这个政府就干预得多了。”这个建议及其回复,已经代表了美的集团对类似于节能惠民政策的一种态度,也代表了权威部门的一种态度。

对于节能补贴的“退出”,美的、至高、长虹等部分家电企业认为,节能补贴政策使命已经完成,是时候可以结束了。

目前,关于家电节能补贴政策的走向,尚没有权威部门的最终定论,也无详细的调整方案。几乎所有的家电企业都在翘首等待这个政策最终落地的声音。

业内表示,这一政策的后续动向将牵引整个家电产业尤其是白色家电产业的发展方向,更为关键的是,中短期之内各家电企业新产品开发、市场产品格局、库存调节、价格走势等等一系列的环节都将因为节能惠民政策的变动而发生变动。

相关新闻

海信电视推双重补贴

虽然政策是否延续还未落定,但各大家电卖场及厂商和市民都在抢搭政策末班车。记者发现,节能补贴即将收官,以旧换新再度重现。

近日,海信宣布,5月24日,将携手各大电器卖场举行“双补”活动,活动期间,电视双重补贴最高可达800元,55英寸VIDAA TV双重补贴后仅售10190元,32英寸蓝光LED双重补贴后仅售1320元。

据悉,在节能补贴活动期间,海信电视有662款产品参加了此次活动,占品牌型号的80%,销售数量达到18万余台。(来源:法制晚报 孔琳)

商务部称节能补贴不再继续 家电企业赶搭政策末班车

去年6月开始实施的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将于今年5月31日暂告结束,对于政策是否延续,官方终于给出答案。昨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在商务部例行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没有新方案”。

2012年6月1日,财政部正式启动家电节能补贴政策,安排财政补贴265亿元用于推广节能空调等五类家电产品,能效补贴从70元/台到600元/台不等,此政策暂行一年,于5月底到期。对于是否有后续政策,沈丹阳表示,商务部一直在跟财政部、工业部门以及相关的部门研究,目前还没有新的方案,如果有新的政策措施出台,会及时跟大家报告。

业内人士普遍预计,补贴政策将会在5月下半月带来“翘尾效应”。为搭上政策末班车,各大卖场和电商节能补贴产品的促销活动都开展得如火如荼。线下,苏宁承诺在国家补贴的基础上联合工厂让利;线上,易迅宣布从5月20日起推出家电节能商品“三重补贴”,总金额超过1亿元。

按照规定,国家节能补贴计划在5月31日结束,所有在5月底前购买了节能产品的消费者,必须在6月上旬凭节能商品序列号条码、发票以及身份证等相关材料办理补贴领取。(来源:羊城晚报 记者 帅鹏坤)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两会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每日滚动要闻   最新热点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雾霾与钢铁业 四川雅安地震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