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从钢铁项目审批制看国务院机构改革

2013-03-10 21:40
0

今天,舆论最关注的话题――新华社授权发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国内外主要新闻机构几乎都在第一时间发布了该消息。这也是今年“两会”最热的看点之一,其重要意义不必在此重复,有关权威的解读,既清晰、又深刻、更全面。

这次《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中有一项需要把握的重点:“把职能转变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强调以更大力度,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加快国务院机构职能转变,重在向市场、社会放权,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同时改善和加强宏观管理,严格事后监管,努力做到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

读着“努力做到不该管的不管不干预,该管的切实管住管好”这段文字,着实让我们沉思良久……

多年来,在我国钢铁产能过剩的背景下,人们对于一些涉及钢铁的投资项目多有指责或疑问。这,究竟是政府管理体制的问题呢?还是行业自身的问题呢?尽管,现在舆论对此暂时平静了,其实,人们在心里仍存一团迷雾……国家对钢铁项目的原有审批制度,是否也需要随着机构改革而完善呢?

--先回顾“两大钢铁项目”

举国关注的“两大钢铁项目”,即: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广东湛江钢铁基地项目,分别于2012年5月28日和31日正式开工建设。但是,就在舆论广为庆贺之际,我们却有着一种复杂心境……

“宝钢的湛江钢铁精品基地项目,从项目申请论证到批准正式开工竟然长达6年之久。这在国际上都成了一个大笑话”,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所讲的一番话。他曾尖锐地指出:“不该上的项目乱上,该上的项目不上,现在钢铁项目国家审批制度已经形同虚设了……只能管住一些央企,该上的沿海现代化钢铁精品基地项目没及时上,却上了很多地方钢铁项目。”

吴溪淳还说,6年之间,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钢铁行业新增和扩建增加的炼钢能力3.52亿吨,宝钢湛江项目才批下来,国内钢铁行业形势变化已很大,布局更不合理,钢铁企业都已丧失了布局结构调整的时间。

今年“两会”期间,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这样说:“政府有些不该管的管了,该管的却没管,这些都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解决……”

--再回顾“钢铁规范条件”。

2012年9月3日,工信部正式公布经修订和征求意见后的《钢铁行业规范条件(2012修订)》。新版“规范条件”基本延用了旧版中有关企业和装备规模、环保、节能、安全等标准,其中对环保排放和节水标准的要求略有提高。

而200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将钢铁工业主要装备列入“核准制”管理范围,核准权统一上收至国家发改委。但在具体实施中,核准制超越了其应有功能,将市场供求、经济效益等微观决策要素纳入了取舍标准,演变成与审批制差不多的一种“替投资主体决策”的制度。其结果,实施七八年以来,我国钢铁产能从当时的4亿多吨增加到了目前的10亿吨,新增产能中获得“核准”的大约只占四分之一,其中多数还属于“先斩后奏”的项目,其余则是绕过核准上马的“违规产能”……

今天,当我们细细研读《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之时,回顾上述“两大钢铁项目”的审批过程、“钢铁规范条件”的演变经历,我们究竟有着何种感受和思考呢?

……

当前,中国改革已经步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如果仍然行动迟缓而尚未触及到要害,或将再次错过一些因“职能障碍”所延误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纵观今年“两会”所涉及的深化改革内容,向我们传递出这样一组重要信号——行政体制改革是推动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必然要求;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必须深化已进行30多年并取得重要成果的行政体制改革,破除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在行政体制改革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实,简政放权是改革,加强管理也是改革。否则,我们的政府就可能失职。

相信,2013年的中国“两会”,将开始一个深化改革的新起点。

(徐刚 中国联合钢铁网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