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两会”钢铁界代表、委员谈政府工作报告

2013-03-08 13:06
0

一年一度的两会正在进行中。今年恰逢换届之年,两会格外引人注目。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赢得了全场雷鸣般的掌声,其中涉及到的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内容,也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

对于陷入盈利困境的钢铁行业来说,政府工作报告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未来要如何落实政府工作报告在节能减排、兼并重组、自主创新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我们邀请了几位钢铁及相关行业的代表、委员走进本期《两会会客厅》,畅谈他们对政府工作报告的感受,并为钢铁行业的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精简务实直面成绩与不足

振奋人心

主持人:听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您有什么感受?对哪些内容印象深刻?

刘明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产业结构调整放在重要位置。钢铁企业的产业结构调整要与产品结构、产权结构调整实施联动。在产品结构上,钢铁企业要对传统的产品进行转型升级。通过对传统产品的转型升级,钢铁企业要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使生产、物流、贸易、金融真正成为一体。因为,实体经济离不开金融,金融离不开实体经济。同时,还要推进人才结构、区域结构、商业模式结构、资金结构的调整,以更好地支持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袁伟霞:政府工作报告高度概括、客观总结了过去5年的成绩,对存在的问题也坦承指出。回顾过去的几年我们国家所走过的道路,确实是面临着国际国内复杂的形势。我们的党和政府英明决策,及时采取各项措施,应对经济危机,扼制经济下行势头,保证我国经济平稳运行。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的就业和收入、企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才有保证,拉动内需、满足人民不断增加的物质和文化需求才有保证。

连建宇:作为新委员,听了温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后,我很感动、很振奋。很感动是因为报告内容非常求真务实,过去5年中所取得的成绩确实很了不起,我们也为此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同时,作为政府,敢于坦言自己的不足,并决心要努力解决这些问题,这种勇气令人敬佩。也正是因为有不足、有问题,才让人意识到上升的空间还很大,通过解决问题才能促进发展。很振奋是因为中国的发展成绩令人振奋。我们政府的执行力非常强,这也是我们政治体制优越性的一种体现。让我们坚信自己国家的历史和文化,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未来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

朱鸿民:温总理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精简务实,所覆盖的范围更宽了,听完后感觉很振奋。作为来自教育界的全国政协委员,我还是谈谈关于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入和关注的力度。一方面,报告中提到了“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五年累计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2012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4%”。这表明了此届政府在教育和科技上的投入效果是很明显的,做了很多工作,取得的进展很大。另一方面,虽然教育经费已经有了大幅增长,但很多问题仍然存在,比如如何更科学地均衡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等等。4%只是一个阶段性目标,今后还要继续保持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稳定增长。

节能减排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发展

主持人: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能源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对于钢铁行业如何走好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您有什么想法或建议?

曹慧泉:钢铁企业高消耗、高排放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转变发展模式的过程中,节能减排领域的创新显得非常重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钢铁企业,可能会主动去投入做环保。我们希望这些优秀的企业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在节能减排上的投入,最终能够变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希望国家能够在立法层面上,为钢铁行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能一味地强调低成本,这种低成本在企业体现出来的可能是低成本,可在社会体现出来的却可能是高成本。

冯杰:钢铁行业这一轮所面临的冲击和调整压力比较大,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带有革命性的调整。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环境和资源的压力这么大。要解决这一难题,不仅要求企业要达标、履行社会责任,还需要政府相关部门的一致执法,以及行业的自律。

袁伟霞:过去的5年是钢铁行业快速发展的5年,钢铁的快速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支撑。过去5年,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17亿吨、炼钢产能7800万吨。但是我们还要看到,当前钢铁行业的发展存在着资源紧张、能耗有待进一步降低、品种结构尚须进一步调整等问题,产能过剩也要通过产业结构的提升、环保措施的进一步严格、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来获得更好的发展。科技引领发展,创新驱动发展。建成小康社会、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对我们是激励,更是挑战。

唐历:现在一提钢铁,大家都说污染大户、能耗大户、亏损大户。能把这3个“大户”的帽子摘掉,和其他行业一样享受国家经济发展的实惠,这就是我的“钢铁梦”。

兼并重组优化行业资源配置

市场倒逼

主持人:兼并重组被看作是解决产能过剩、提高产业集中度的一个有效途径。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优势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您认为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政府、市场、企业要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刘明忠:优势企业有品牌、技术、市场优势,能有效保证行业的迅速发展。中国目前有很多世界500强企业,但都大而不强。中国的钢铁产量是世界第一,可是钢铁行业在国际上的话语权是不强的。目前,兼并重组不是目的,而是通过兼并重组真正把企业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做优,真正在国际上拥有话语权。

冯杰:过去是行政手段,现在必须用市场化的手段实现资本的重组,同时强化行政执法。所以,要真正地实施兼并重组,前提是严格行政执法。我国的钢铁行业存在着各级政府职责、职能、执法缺失的问题。所以,我认为这一轮兼并重组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很大。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不仅仅是企业的问题,而是整个行政执法水平提高的问题。在一轮严格执法后,把不符合国家法规和环境要求的企业淘汰,然后再推动兼并重组。

徐筱芗:目前,钢铁行业出现了产能过剩,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可能是淘汰落后产能的一条途径。每次行业的低迷期,也是企业之间兼并重组的时期。通过有效的兼并重组,可以促进原材料、人才、技术和市场等资源的优化,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避免恶性竞争,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但是,兼并重组单靠企业是很难推进和操作的,需要国家出台税收、信贷方面的鼓励政策。这样可以引导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遏制无序竞争。前几年,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步子跨得很大,但实现实质性重组的并不多。此外,兼并重组还应该解决好人员安置的问题,这需要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企业通过人员培训,实现人员的转型;政府要加大社会保障力度,提供更多新的就业机会。

自主创新提高核心竞争力

激发活力

主持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您看来,钢铁行业的创新要向着哪个方向努力?要如何有效激发自主创新的活力?

冯杰:改革和创新是企业生存的两个“驱动器”。我们过去的创新更关注产品的替代、品种的开发。我认为,这种创新未来我们仍然需要。下一步,创新要关注的是怎样以更小的环境代价去生产产品、如何提高劣质资源的利用率、废钢的利用,等等。比如在环境方面,我们不能只管两端,还要管过程中的排放问题。在经营过程中,我们还要关注降低能耗成本、生产组织和生产架构之间的匹配、管理创新等等。

唐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科技创新支撑是一个重要的方面。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体现在组织研发,实现科研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最终给产业和社会带来贡献。一个新的工艺技术从研究开发到应用需要很长时间,企业要考虑如何保护知识产权,这并不是说技术不能转移或转让,而是要形成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创新成果在企业内部转化后,要通过一定的股权激励等方式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此外,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我认为,抓好创新,首要就是抓好创新能力建设,而创新能力中第一位的就是团队建设;其次是平台建设,过去很多人强调检化验分析测试设备,现在来看,更重要的是人员,是工艺技术研究的平台;再其次是改革,通过深化改革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只有调动大家的力量才能更好地创新。

徐筱芗:创新是改变钢铁行业现状的一个动力。企业需要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创新上下功夫。特别是大中型国有钢铁企业,要在发展服务型钢企上有所创新,根据自身产品的特点,结合市场需求,开展深加工业务,或为深加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和技术解决方案。(中国冶金报)

钢铁及相关行业的代表、委员:

曹慧泉  全国人大代表、华菱钢铁集团董事长

刘明忠  全国人大代表,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冯杰  全国人大代表、酒钢集团董事长

唐历  全国人大代表,攀钢集团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院长

徐筱芗  全国人大代表、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技术中心产品科科长

袁伟霞  全国政协委员、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科技创新部副部长

连建宇  全国政协委员、包头市稀宝博为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经理

朱鸿民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每日滚动要闻  最新热点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雾霾与钢铁业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