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商务部环保部规范海外投资环境风险

2013-03-01 06:01
0

 

十八届二中全会通过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


【昨日要闻回顾】

前瞻两会五大经济热点

钢贸商囤货浮亏逾百万

钢贸商靠存货“赌行情”盈利越来越难

钢材出口难度加大 李新创:钢企不用怕反倾销

淡水河谷去年净利润下滑74% 为2004年以来最差

淡水河谷:正与中国方面就铁矿石巨轮靠港事宜进行谈判

新国五条是大宗商品调整主线

钢价小涨铁矿石大涨 铁矿石价格将何去何从

朱继民:今年钢铁行业经营环境难以根本转好

钢铁业零利润困局:谁能扛过来 谁就是胜者

去年预计亏损近40亿 马钢接棒“亏损王”

沙钢股份去年利减92.39% 用钢需求低迷

谢旭人:当前已具备全面扩大营改增试点条件

未来3个月钢价究竟是涨还是跌/业内观点存分歧

大部制改革吹风/铁道部并入交通部 资产归国资委

业内预计2月新增信贷约7500亿 揽存大战提前开打

力拓称:非洲铁矿石项目有望2015年投产

紫金矿业澳大利亚投资巨亏 情况或得改善 

CPI筑底酝酿回升 中国经济回暖直面控通胀课题

普发布报告:中国面临投资过剩带来的下行风险

再回笼50亿 专家:央行在“中性”与“收紧”间抉择

瑞银:政策微调或在4月 信贷扩张势头持续强劲

浦项成为大宇浮式储油船的独家供应商

印度崛起或将推升全球铁矿石需求

上海每百户城市家庭拥有轿车20辆(图)


 

商务部环保部规范海外投资环境风险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逐步增加,中企在海外面临的生态风险也越来越大。

“在开展对外投资合作的过程中,中国企业普遍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能认真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法规,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但也有的企业对在境外如何做好环境保护工作经验不足,需要政府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2月28日,商务部、环境保护部联合发布《对外投资合作环境保护指南》(下称《环保指南》)时说。

《环保指南》要求,中国企业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项目,应当依照东道国法律法规规定,申请当地政府环境保护方面的相关许可。应当根据东道国的法律法规要求,对其开发建设和生产经营活动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环境影响评价结果,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对于由投资活动造成的生态影响,鼓励企业根据东道国法律法规要求或者行业通行做法,做好生态恢复。

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中国企业投资设立的境外企业超过1.8万家,分布在全球177个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存量4247.8亿美元,境外企业资产总额接近2万亿美元。

以非洲为例,我国目前是非洲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非洲对外贸易总额的近15%来自中国。预计至2015年,中国在非洲项目上的总投资将增至500亿美元。

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崔守军在调研中发现,中国在非洲的某些水电项目“不可避免地对当地水文、土地和野生动物产生影响,移民安置也影响到原驻民生活”。

水电是中国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领域之一,也是最容易引起争议的敏感话题。前两年,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在缅甸的投资项目就遭遇到当地的抵制。

在非洲安哥拉,中国工人和公司目前成为暴徒袭击最多的对象,反政府武装力量也把中国工作人员和设施当成目标。

而抗议和反对者的一条主要理由就是中企的海外投资项目,有可能对当地水文、土地和野生动物产生影响。

据中国环境规划院2008年公布的《中国对外投资和援助中的环境保护》调查报告介绍,我国对外投资和援助受关注的地区集中在非洲和东南亚。从行业来看,主要集中在采矿、大坝、建筑、木材等行业,报告称:“我国对非洲的大坝建设和石油开采等项目屡被西方媒体指责。”

该报告称,油田和其他重要资源开发、加工组装制造业以及劳动密集型的建筑与服务行业是我国对外投资比较集中的行业,这些行业与当地的环境有着密切关系,不加强环境方面的管理,便很容易给当地带来一定的环境问题。

据了解,目前我国海外企业绝大部分都没有在境外分支机构或项目组中设置环保安全部门或专员。我国金融机构本身同样缺乏在矿业、林业以及其他影响环境的工程方面的相关标准。(作者:章轲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十八大 城镇化 钢市 矿市 煤市 钢贸 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每日滚动要闻  最新热点精粹  贸易商看行情  雾霾与钢铁业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