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汽车行业 >> 正文

智能汽车技术 跨界融合是大势

2017-01-18 09:43
0

与汽车技术相关的,占据2017CES半壁江山。据悉,在2017CES上,大众、奔驰、宝马、现代、日产、福特、克莱斯勒、本田、北汽等9大汽车企业以及博世、德尔福、大陆、麦格纳、伟世通、法雷奥、舍弗勒等11家主流一级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和300多家汽车技术相关公司参展并发布了最新的前瞻技术及产品。如此看来,CES已然成为汽车前瞻技术发布的展会,其实去年就是这样,只是今年更甚而已。多数业界人士估计,2018年、2019年依然会这样。

透过现象看“趋势”。被如此吐槽的CES背后预示着怎样的全球汽车发展趋势?

■消费类电子企业涉猎智能汽车

时间飞转,技术迭新,拥有50年历史的CES在近两年有了崭新的变化。2017年,英伟达、松下、三星、索尼、英特尔等消费类电子企业仍然在CES上展示最新的“黑科技”,但不同于以往,今年这些电子巨头们更加显著地聚焦在自动驾驶、虚拟现实、智能网联、显示技术上。

CES有个不成文非官方的开场,就是在每年CES开馆前夜会有一位科技领域的大佬做一场演讲。

之前几年,CES的开场基本都是微软、英特尔,而在2017年CES上英伟达的“风头”明显盖过微软、英特尔。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演讲中袒露,英伟达将改变汽车的“原有生态”。众所周知,GPU驱动下的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已让整个科技行业为之疯狂,目前他们正在进一步扩展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尤其是自动驾驶领域内的应用。

无人驾驶,一直以来是汽车行业的终极目标,现在更是成为整个科技界的共同愿景。黄仁勋在开场演讲中说道:“希望我们的孩子在未来可以再也不用开车了!”

确实,擅长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的英伟达在智能驾驶领域已经抢先走了一步。英特尔、恩智浦、三星、松下都在布局智能汽车领域。松下展出了一款自动驾驶概念车,这款车展示了松下在自动驾驶等方面的理念,据悉,松下着眼于将来为汽车厂商提供技术或者接受设计外包等。目前松下为开发出能够完全自动驾驶的小型电动汽车正在进行试验,它是一款可提供两个人乘坐的小型车,车上安装有多个摄像头和传感器,以确认前后左右的状况,防止碰撞。同时利用AI、卫星定位系统(GPS)等技术,力争实现完全自动驾驶。尽管三星、英特尔、索尼在2017CES展没有带来令人“惊艳”的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但业界都知道他们在去年就智能汽车领域展开了“疯狂”的收购及整合。此次,英特尔展出VR,该技术显然能够在智能汽车上广泛应用。索尼也于2015年展开了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开发,但可能最先应用在商用车上。

■车企跨界融合意识上升新高度

全球汽车业的发展正在进入一个以电动化、智能化、电商化和共享化为契机重新抢占制高点的关键时刻。

起初,新势力雄性勃勃,有一举打跨传统汽车企业之势;面对汽车四化来势汹汹,相对保守的传统汽车企业根本“瞧不上”bug们。经过几年,各自暗自较劲,大家越来越意识到竞合的重要性。

大众汽车旗下豪华汽车子公司奥迪公司正联手英伟达开发全自动驾驶汽车,从而加入到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的竞争中。大众也在与亚马逊合作,现场可以体验整合了亚马逊的个人助手Alexa的信息娱乐系统。车主可以通过亚马逊的AmazonEcho系统使用Alexa语音服务对车辆进行操作,甚至包括像继续播放一本之前在家里开始的有声读物这种高级功能。

英伟达在Tier1领域正在和博世、ZF合作,借博世和ZF其优化与制造能力实现英伟达技术在量产车中更好的实现。在CES上,地平线展出了其与英特尔合作的ADAS系统样机。地平线创始人、CEO余凯介绍了地平线“嵌入式人工智能”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一系列规划,并公布了第一代嵌入式人工智能处理器架构IP——高斯架构。此外,德尔福与英特尔、Mobileye合作共同研发自动驾驶,颇有点类似于此前宝马、英特尔和Mobileye合作的场景,只不过当车企换成供应商之后,就代表着其中的技术和解决方案将绝对不止出现在一家车企的产品之上。在这辆原型车上,英特尔提供的是进行运算的芯片,Mobileye提供了视觉识别硬件——安装在挡风玻璃上的三目摄像头,而德尔福则进行算法开发。据悉,纵目科技联合高通展出了基于骁龙820A平台的最新ADAS产品原型系统。这款原型产品由纵目科技和清华大学联合自主开发完成,能够实现高速公路和市区道路场景下的ADAS功能,可对车辆、行人、自行车等多类物体识别,以及像素级别可行驶区域的实时语义分割。

汽车行业不同于IT行业,涉及人们的生命安全,排他性极强。目前看,大家已经意识这样的问题,回归了理性。百度从建立自动驾驶事业部起,也一直是在往这个方向努力。不过,与自动驾驶不同,智能汽车事业部更重要的在于推出量产产品。百度已正式对外称放弃造车,其在CES上已与北京汽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开发智能汽车。

当前跨界融合是共势!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合作,整车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零部件企业与科技公司合作。正如业内认识所说,谁能够更好地整合产业链资源并利用其优势来发展自身,那谁就能占据更大的赢面。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