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汽车行业 >> 正文

中国车企寻觅国际化机遇 “先挑战能挣钱的”

2015-09-30 09:14
0

为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归属感,自9月12日至2016年2月29日,宇通汽车施行《鼓励员工赴古巴旅游实施方案》。

该旅游方案出台的背景是,宇通客车获得了古巴消费者的喜爱。根据中国商务部的统计,宇通牌公共客车约占当地全部可行驶的公共客车的80%~85%。

但在全球绝大多数市场上,中国品牌的汽车远没有让消费者喜爱。纵观全球主要汽车品牌,其销量的70%都来自于本土外的市场。据中国海关2014年数据,中国品牌只有3.5%的产量销售到了海外。而在市场战略方面,多坚持“先挑战能挣钱的,再挑战难挣钱的”,比如俄罗斯市场。

江淮汽车董秘冯梁森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国家走出去战略,以及“一带一路”的实施,国际化将是中国汽车企业面临的又一机遇。

低价尚未突破

中国车市增长减速,已经让产能过剩矛盾激化。

尽管资本市场对中国汽车市场长期看好,但从中国汽车市场的短期表现来看,出口将是现阶段中国自主品牌释放产能的最佳选择。

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今年我国汽车产能可能达到4000万辆,假如今年中国汽车销量增长7%左右,约为2500万辆,这意味着或将有千万辆的产能被闲置。

东风公司副总经理刘卫东今年6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中国汽车总产能达到4000万辆,产能利用率不到80%。其中自主品牌整体产能利用率尤其不乐观,在抽样调查的19家自主品牌中有15家产能利用率低于50%。

拓展海外市场,是国际上解决产能过剩的主要手段。商务部机电和科技产业司副司长支陆逊在某论坛上表示,“在产能过剩危机面前,我们的汽车企业将被迫加快国际化进程,也就是加快出口步伐。”同时,支陆逊还表示商务部将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汽车出口。

但在整个海外市场,中国本土车企的产品尚未获得足够的认可。根据中国海关今年一季度的数据,最受海外市场关注的中国本土品牌十大产品依次是奇瑞风云、力帆X60、东风小康微卡、奇瑞瑞虎3、奇瑞E5、吉利EC7、江淮和悦、江淮瑞风S5、奇瑞QQ和吉利熊猫。

从出口的车型上可以看出,海外客户购买的车型基本都是价值比较低的车,也并非中国最受欢迎的本土车型。

自2000年以来,中国品牌开始陆续批量出口到80多个国家,但销量最大的国家依次是:伊朗、阿尔及利亚、埃及、智利、利比亚、秘鲁、俄罗斯、乌拉圭、巴拉圭和阿塞拜疆等欠发达国家。

海外观察人士告诉本报记者,目前中国轿车产品在海外的口碑并不好,主要体现在价格较低的基础上。相对而言中国商用车企业都有不错的口碑,如福田、江铃的轻卡、陕汽的重卡等。但由于整个商用车价值比较高,销量较少,并未出现在畅销车型中。

根据宇通客车海外事业部总监胡锋举的介绍,中国客车企业在海外赢得较高口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中国的售后服务团队。据介绍,南美、东南亚及非洲等市场上的客车多为欧美等市场淘汰的二手车,当地配套零部件等服务跟不上,造成了当地商用车车况较差,而中国的商用车价格较低,多以新车进入这些市场,再加上优质的售后配套服务,让当地消费者体验了商用车的优等质量和驾乘体验。

但在轿车方面,中国车企却恰好相反,大部分车企的海外车型多为贸易型,中国的零部件配套企业并未跟整车企业一起走出去,当地的配件产品匮乏,再由于早期的中国品牌质量太差,从而造成了较低的产品口碑。

有专家指出,中国汽车海外出口应像老农耕田一样仔细,而不只是去为了打鸟,只有深耕细作才能赢在海外市场。

两个壁垒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也在逐步调整。

今年8月份中国汽车销售166.45万辆,同比下跌2.98%,已连续第五个月出现同比下滑,为至少5年来最长连续下滑纪录。但中国本土品牌在经历了连续28个月的市场下滑之后,多家自主品牌企业销量出现了提升,其原因,一是经历了上轮销量、品牌的一番折戟之后,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质量获得快速提升;二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自主品牌抓住了SUV产品快速发展的机遇,迅速抢占了合资企业尚未布局的空白市场。

9月16日,长城汽车发布的对外投资公告显示,该公司在俄罗斯图拉市注册成立俄罗斯哈弗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俄罗斯哈弗”),对此,长城汽车预计将对俄合计投资约人民币33.3亿元,用于其工厂建设及生产经营。

为持续提升奇瑞在巴西市场的竞争力,6月2日,奇瑞汽车与巴西雅卡雷伊市正式就建设奇瑞巴西工业园项目签署协议,扩大当地产能。据悉,为了适应巴西的路况特点、油品以及消费者的驾驶习惯,奇瑞还在巴西市场做了大量的产品适应性开发和改进工作,而在人员本土化方面,巴西籍员工目前占总数的70%,未来这一数字还将达到90%。

随着中国汽车企业产品质量的升级,以及国家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的实施,中国汽车企业都在积极寻找中国市场外的机会,特别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机会。但在走出去的国家中,中国车企除宇通等商用车企业开始尝试进入西欧市场,其他绝大部分车企尚未公布进入欧美市场的时间表。

胡锋举告诉本报记者,在国际贸易中,中国汽车企业经常碰到的壁垒有两个。其中在东南亚、南非、俄罗斯等市场最常碰到的是贸易壁垒,当地市场为了保护本土的工业,对整车征收较高的关税,这种情况下中国企业一般都会在本地建立KD工厂,以散件的形式出口。但欧美市场一般设置的是技术壁垒。

胡锋举表示,欧美等发达国家不想让中国车企进入,怕中国廉价的汽车会大大地冲击当地的市场,于是就设置了很多技术壁垒,且认证的门槛也非常高。“比如中国客车企业要进入欧洲,首先要求你的排放标准达到欧六,这样你就要采用它(欧洲)的发动机。”

一名长城汽车的工作人员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技术角度讲,我认为去美国的问题不大,去美国市场我认为我们面临最大的还是品牌、运作和法律方面的问题,以什么样的方式进入还要再研究,去美国的商业模式还需要再细致研究,这对我们也是挑战。”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