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中国发现大型世界级铀矿

2012-11-04 17:16
0

 

中国发现大型世界级铀矿

记者4日从国土资源部获悉,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的可地浸砂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行列。

据悉,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分别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队伍、28台钻机、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顶严寒、冒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苦战300天,一举实现大营铀矿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煤铀兼探”找矿新思路实现了一矿变双矿的创举。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在该地区既勘查评价了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又发现了一处超大型铀矿。不仅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同时也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查周期,预计开发利用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华网北京11月4日电 记者 王立彬)

内蒙古发现国内最大规模砂岩型铀矿床

记者从国土资源部了解到,由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投资并组织实施的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取得重大突破,发现国内目前最大规模的可地浸沙岩型铀矿床。连同此前的勘查成果,该地区累计控制铀资源量已经跻身于世界级大矿的行列。

内蒙古中部大营地区铀矿勘查实现找矿重大突破,主要得益于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煤铀兼探”的勘查思路创新,即根据区域矿产分布规律,进行勘查技术优化组合,在开展煤炭勘查的同时,利用煤炭钻孔同步进行放射性测井和编录,探索砂岩型铀矿存在的可能性。在发现并圈定一系列重大铀矿找矿靶区后,果断决策开展铀矿勘查会战。国土资源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管理中心组织了分别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和地勘局的4支勘查队伍、28台钻机、500余名勘查技术和施工人员,顶严寒、冒酷暑,精心组织、科学施工,苦战300天,一举实现大营铀矿勘查的快速重大突破。

“煤铀兼探”的找矿新思路实现了一矿变双矿的创举。中央地质勘查基金在该地区既勘查评价了一处资源量达510亿吨的超大型煤矿,又发现了一处超大型铀矿。这不仅节省了大量铀矿前期找矿投资,同时也缩短了4至5年的铀矿勘查周期,预计开发利用后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在国土资源部的积极推动下,“煤铀兼探”思路正在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新的铀矿找矿成果不断涌现,促成了我国铀矿勘查开发格局的转变,为立足国内提高铀资源供应能力展现出良好的前景。

大营铀矿勘查重大突破是我国建立“公益先行、商业跟进、基金衔接、整装勘查、快速突破”的地质找矿新机制以来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是组织实施全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一次具有宏观影响的重大找矿成果,对立足国内提高核电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地勘基金特有的运行机制及其决策迅速、投资到位、不断创新管理等优势促成了此次铀矿勘查重大突破。同时,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强有力的工作协调、核工业208大队的专业技术支撑,以及中煤地质工程公司、内蒙古地质工程公司、内蒙古地质调查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和天津地调中心等各相关单位跨行业、跨部门的通力协作,也是实现重大突破的关键。(来源:中国广播网 记者 冯会玲)


≥ 最新消息   ≥ 财经大事   ≥ 新闻解读 

钢市 铁矿石 煤炭 钢贸商资金链 钢铁产能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热点专题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