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节能环保 >> 正文

政府助力华菱湘钢加速实现清洁生产

2016-12-29 10:11 来源:中联钢
0

日前在湖南省湘潭市环保局采访中了解到,由湘潭市政府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制订的华菱湘潭钢铁有限公司大气污染治理3年行动计划,将于近期交付。据悉,由地方政府出资为当地钢厂做环保咨询、提供解决方案,在国内这是首例。
政府助力湘钢建设“精美湘潭”
据湘潭市环保局相关人员介绍,评价一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有2项关键指标:一是空气质量达标率,二是污染物浓度指数。他表示,就达标率而言,湘潭市空气质量优良的天数在湖南省排名靠前。由于地处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两型社会试验区”,加上国家强化环保督查工作,湘潭市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压力很大。湘潭市委、市政府发起建设“精美湘潭”行动,2年内将陆续投入600多亿元进行建设。
湘潭市烟气排放的重点企业,一是大唐发电,二是湘钢。湘潭市环保局表示,大唐发电按照全国电力行业的统一步伐制订行动计划,今年启动了超低排放技术改造工作,治理思路清晰。湘钢虽然长期以来在环境治理方面投资较大,但为下一步更好地对接“精美湘潭”建设,改善空气质量,湘潭市政府决定帮助湘钢进一步明确思路,细化环境治理时间表。
经过公开招标,湘潭市委托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为湘钢的大气污染治理做出诊断,制订湘钢大气污染防治3年行动计划和中长期规划。
有关人士指出,在经济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湘潭市把湘钢视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帮助湘钢加速清洁生产的实施进程,最终实现城企融合。
初步规划成型积极主动作为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专家组在湘钢开展了多次深入细致的现场调研。专家组表示,湘钢的环保基础总体较好。2015年,冶金工业规划院曾在一些城市做绿色制造评估,湘钢在近百家钢铁企业中名列第14位。湘钢的工艺装备先进,环保治理升级改造潜力很大。专家组建议,要强化源头控制,通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应当加强过程管控,充分利用现有环保设施,以达到更好的减排效果。
专家组谈到,搬迁湘钢的焦化和烧结2道工序,会大幅增加运输和能耗成本,不仅加大钢厂负担,还不利于城市环保。如果将焦化和烧结2道工序搬迁,每年数以千万吨焦炭和烧结矿的运输和破碎,以及一定比例返矿的运输,会产生较大的扬尘问题,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此外,这些工业用地要想转作他用,改造处理费用比较大。
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初步规划,建议湘钢3年内实施烧结机烟气循环、焦炉煤气深度脱硫等项目,预计可削减烟尘排放量31%、二氧化硫排放量48%、氮氧化物排放量40%。
湘钢积极落实“精美湘潭”建设的环保要求。在此之前,湘钢已经对焦炉煤气脱硫、转炉煤气除尘等设施进行了持续的技术改造。就大气污染治理规划,湘钢常务副总经理喻维纲表示,必须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具有可行性。“应当转换思路,不能老是做‘加法’、上设施,更要做‘减法’、从源头治理。”他说。
湘钢能源环保部负责人和技术专家向《中国冶金报》记者介绍,湘钢在2015年投资增建了一级焦炉煤气一塔式脱硫设施,下一步将继续改造完善设备,按照清洁燃料的途径,减少硫化物、氮氧化物的排放;对煤场和原料场实施扬尘综合治理,大幅削减粉尘的无组织排放。
2015年,湘钢将1座转炉的煤气湿法除尘设施改成干法除尘设施,除尘效果大为改善。今年,湘钢开始改造第2座转炉,待3座转炉全部改造完成,基本能够消除炼钢厂冒红尘的现象。
烧结机烟气循环项目通过将除尘后的废气返回烧结机,合理利用废气中的氧和余热。这一先进技术可以减少废气排放30%以上,从源头削减污染物总量。
做城市综合服务商实现城企融合
如何实现城企融合?首钢近年提出“做城市综合服务商”的理念,他们将之视为转型发展的战略机遇,开展了多种城市服务业务,包括采用自主研发的工艺技术,上马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项目,生产再生骨料、道路材料、混凝土、砌块等。首钢的成功实践,给湘钢带来了重要启发。
据湘钢能源环保部技术专家介绍,湘钢自发电能力达到了全国钢铁行业先进水平,今年向城市电网返送电能,扭转了大家对钢铁企业高能耗的固有印象。湘钢具备处置城市垃圾的能力,包括各种有毒难降解危险废弃物的处理。此外,湘钢将钢厂余热用来为城市供暖;将处理后的城市污水用来养鱼、灌溉农田、道路保洁。据悉,有些项目湘钢已经实施,有些项目正在具体推进中。
记者从湘潭市环保局采访出来,看见2辆“雾炮”车正在喷洒水雾降尘,不由想起湘钢环保技术专家的话———城市的空气污染因素有多种,湘钢必须做到的是实现自身的清洁生产,实现城企融合。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中联钢视点
钢厂动态
技术标准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