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国际财经 >> 正文

印度经济依赖私人消费和政府支出走出衰退端,未来能否持续还要观察

2021-03-03 09:43
0

新华财经孟买3月2日电(记者 张亚东)如市场预期,印度经济在去年最后一个季度,成功走出“技术性衰退”。

印度中央统计局2月26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经济在去年10—12月增长0.4%,标志着此前持续两个季度的负增长状态结束。印度去年4—6月份经济增长-24.4%,7—9月份经济增长-7.3%。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对此表示,印度经济增速已经实现“V”型反弹。

从生产端看去,印度主要经济生产部门已经全面好转。除了此前几个季度一直表现良好的农业经济外,去年10—12月,印度的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酒店服务业、公共管理等,已经全面好转。去年10—12月,印度采矿业、制造业、发电业、建筑业、酒店服务业、公共管理的产值同比增长分别为-5.9%、1.6%、7.3%、6.2%、-7.7%、-1.5%,而在7—9月份,这些产业的产值同比分别为-7.6%、-1.5%、2.3%、-7.2%、-15.3%、-9.3%。环比来看,好转的发生是明显可见的。

从消费端看去,印度私人消费、政府公共支出和固定资产投资的扩大,在去年第四季度也清晰可见。数据显示,去年10—12月,印度私人消费总量与7—9月份相比,增长20.8%,政府公共支出与去年7—9月份相比增长9.8%,固定资产投资与去年7—9月份相比增长16.7%。

业内机构分析指出,印度私人消费和政府公共支出的强劲增长,是拉动印度经济走出衰退的主要动力。

私人消费的增加对拉动印度经济增长效果明显。数据分析公司尼尔森提供的数据显示,由于城市和农村消费需求的快速拉动,印度去年第四季度快速消费品增速达7.3%。这一速度比前几个季度显著为高。尼尔森指出,这一增速首先是全域性的。不只是农村,包括大城市在内,印度全国对快速消费品的需求都在大增。印度农村的快速消费品销售在去年四季度呈现为两位数的增长,而大城市的增长速度也恢复至0.8%,与上年齐平。同时,这一增速涉及更多的商品类型,既有食品,也有非食品。

政府支出的强劲增长对拉动印度经济增长同样功不可没。印度财政部去年四季度经济刺激力度明显加大。为促进节日消费,印度财政部向政府部门官员和雇员提供1157.5亿卢比的政府津贴,用于扩大非必需品的支出;印度邦级政府获得了1200亿卢比的50年免息贷款,用于扩大资本支出;中央政府增加额外投资2500亿卢比,用于道路、供水、国防等基础设施建设。印度财政部长西塔拉曼指出,这些措施将产生7300亿卢比的消费需求。包括IMF、世界银行等机构都对印度的财政支出作出积极评价,认为这对促进经济增长将产生积极效果。

但这也为未来印度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埋下了隐患:对印度未来经济来说,私人消费环比如此快速增长是不可持续的。去年10—12月,印度私人消费环比增长20.8%,主要原因是对7—9月份压抑性消费的报复性增长。同时,10—12月,也是印度的传统节日密集季度。尽管这两大因素增加了社会消费需求,但这是一次性的,不具有可持续性。

在此之外,燃料上涨引发的成本推动型通胀将对印度的消费增长构成抑制。印度目前的汽柴油零售价格的上涨已经传导至消费端。由于汽柴油价格上涨,印度汽车租赁公司已经决定将租金上涨10—12%。印度快递公司EcomExpress的创始人TAKrishnan指出,公司正和电商商议如何上调运费,以抵消燃料价格的上涨。印度央行行长达斯指出,印度需要对燃料上涨引发的成本推动型上涨保持警惕。由于市场对未来通胀发展趋势比较一致,印度政府10年期债券收益率在2月份至少上涨20个基点。这将对今后印度的货币政策空间和财政刺激空间均构成制约。

同时,短期来看,疫情发展趋势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印度经济在去年10—12月实现正增长,代价是疫情管控的放松和新增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由于新增疫情感染人数的增加,印度马邦、卡邦、新德里等重要地区,都已经在2月份再次对经济活动进行收紧。这将不可避免影响今年1—3月份的经济增速。印度财政部在一份通知中指出,印度仍没有从疫情冲击中恢复过来。由于疫情再次升温,需要保持社交距离,收紧部分经济活动。印度评级公司CareRatings的经济学家MadanSabnavis指出,去年10—12月的经济增长,部分原因可以归因于疫苗引发的乐观情绪。如果疫情再次抬头,将对经济构成打击。

这就可以解释,尽管印度经济在去年10—12月增长0.4%,超出了市场的预料,但印度中央统计局仍将印度2020—21财年的经济增速由上次的-7.7%下调至-8%。印度相关部门已经看到去年10—12月的经济增长动力不太容易持续。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