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中联钢视点 >> 正文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钢铁行业碳减排的采取的相关举措

2021-01-28 16:31 来源:中联钢
0

2021年1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2020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在回答南华日报提问时表示:“坚决压缩钢铁产量。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着眼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这使得市场对于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下降的话题关注度再度爆表,而与此密切相关的“碳达锋”、“碳中和”的30/60目标再度成为焦点。为什么要确保钢铁产量同比下降呢?那碳达峰,碳中和是什么意思呢?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钢铁行业有什么影响?

其实二氧化碳减排和全球气候变暖不是新话题,进入本世纪以来,我们经常可以从新闻中听到全球变暖,碳减排,冰山消融,厄尔尼诺这些字眼,每年气候大会期间世界各国都为排碳的指标争得面红耳赤。之前我想大家有关碳排放的印象最深刻的片断应该是面对柴静提问时,丁仲礼院士提出的振聋发聩的诘问:我们中国人是不是人,为什么就应该比外国少排?本次碳达峰和碳中和成为焦点要从以下时间开始:

2020年1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和气候雄心峰会上,向国际社会作出庄严承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6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明年要抓好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

什么是“碳达峰”和“碳中和”?

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随着各国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猛增,对生命系统形成威胁。在这一背景下,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温室气体,我国由此提出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

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能源。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如何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咱们国家准备怎么干?

一、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有关碳排放工作的布署:

在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面,会议从根本和源头上作出部署,明确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

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1、要抓紧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

2、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大力发展新能源,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

3、要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4、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二、工信部层面对碳减排工作的认识和相关措施:

新华社上海1月6日电(上海证券报记者 李雁争)工业是碳排放重要领域,工业低碳减排对全国实现碳达峰的目标至关重要。记者昨日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根据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

1、工信部今年将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并制定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

2、工信部将在今年严格控制钢铁产能。“从2021年开始,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节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工信部将发布新版钢铁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完善产能信息预警发布机制。

工信部发言人黄利斌表示:钢铁压减产量。这也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在这方面也进行了研究,主要从四个方面促进钢铁产量的压减。

1)是严禁新增钢铁产能。这项工作我们做了多年,对确有必要建设的钢铁冶炼项目需要严格执行产能置换的政策,对违法违规新增的冶炼产能行为将加大查处力度,强化负面预警。同时不断地强化环保、能耗、安全、质量等要素约束,规范企业生产行为。

2)是完善相关的政策措施。根据产业发展的新情况,我部和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新的产能置换办法和项目备案的指导意见,将进一步指导巩固钢铁去产能的工作成效。

3)是推进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推动提高行业集中度,推动解决行业长期存在的同质化竞争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研发创新协同能力不强等方面的问题,提高行业的创新能力和规模效益。

4)是坚决压缩钢铁产量。结合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态势,着眼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阶段性目标,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研究制定相关工作方案,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

钢铁是今年碳达峰的重点行业。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介绍说,钢铁行业作为能源消耗高密集型行业,是制造业31个门类中碳排放量最大行业,在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约束下,钢铁行业面临绕不开的挑战,必须从现在开始付诸行动。

2020年,在国家一系列促投资、稳增长政策作用下,我国粗钢产量预计将达到10.50亿吨,再创历史新高。

同时,我国钢铁产能还有进一步扩大的动力。记者从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了解到,我国钢铁行业正在实施世界钢铁发展史上最大规模的产能更新计划,有3亿吨左右的产能将在5年内更新。但是,在产能置换中钻政策空子、搞数字游戏,借机扩大产能的现象仍然存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业司研究编制的《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指导意见》中提到:钢铁行业力争2025年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80%以上,重点区域内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在行业内遴选10 家以上绿色工厂。关键工序数控化率达到80%左右,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55%,打造50个以上智能工厂。

3、现有城市钢厂应立足就地改造,对于达不到超低排放要求、竞争力弱的城市钢厂,应就地压减退出。

4、全面普及烧结烟气循环、机械化原料场、高炉煤气精脱硫、烧结机头高效脱硫脱硝等技术应用,加快推广熔融钢渣余热回收、中低温余热利用等技术。

5、支持建设钢铁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加强对氢能冶炼、非高炉炼铁以及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等低碳冶炼技术的研发应用力度。

6、构建钢铁生产全过程碳管控监测与评估集成创新体系,推进钢铁行业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推动绿色消费,以超大、特大和大城市新建公共建筑为重点,加快钢结构建筑推广应用;

7、鼓励钢铁企业引入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理念,建立健全钢铁绿色设计产品评价体系,大力推广绿色设计产品,为下游用户提供绿色用钢解决方案,促进优质、高强、长寿命、可循环的钢铁产品应用。

三、对于钢铁行业未来如何确立碳减排的主要路径,冶金规划院院长李新创李新创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节能及提升能效。应进一步节约终端用能,采用成熟可行的先进节能减碳技术,并加快推广应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

二是优化用能及流程结构。应优化原燃料结构,发展电炉短流程炼钢,采用多能互补,加快发展非化石能源,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积极推进清洁能源替代。

三是打造循环经济产业链。应整合区域能源和资源,提升固废处理及资源化水平,促进钢铁与石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电力、市政等上下游工序与相关行业之间的循环耦合发展。

四是增加高端钢材使用量。应增加对高强高韧、耐蚀耐磨、耐疲劳、长寿命等钢材的使用量;在满足用钢产品使用要求基础上,实现结构轻量化设计、轻量化材料、轻量化制造技术集成应用;提高钢材成材率,优化钢材回收利用系统。

五是应用突破性低碳冶炼技术及CCS/CCUS大量削减钢铁生产过程中二氧化碳的整体排放,氢能冶金等突破性技术及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CCS/CCUS)的推广应用是关键。同时,应进一步夯实制度建设和政策体系保障,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对碳排放的管控和评估。

四、知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当前中国钢铁行业的碳排放量相当于1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在升温不超过1.5℃的情境下,到2050年需减排98%。在我们的分析中,钢铁企业需要因地制宜,在能效变革、废钢再利用、碳捕捉技术和氢能炼钢技术中选择合适的脱碳抓手,不同区域也可建立脱碳自循环。碳捕捉与氢能炼钢等新兴技术的商业化进展能否有效弥补减排缺口,将是未来一大挑战。(“中国加速迈向碳中和”发轫篇:解锁产业绿色发展的密码)

最后我们再来看看作为中国钢铁行业标杆企业中国宝武集团响应国家号召,为提前实现碳减排目标,中国宝武将加大行动力度。计划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五、宝武的碳中和实施思路

中国宝武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德荣在1月20日举行的中国宝武党委一届五次全委(扩大)会暨2021年干部大会上宣告的中国宝武碳减排目标。

2021年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

根据上述目标结合自身的条件,制定相关实施步骤:

01、以科技创新打通钢铁行业低碳发展路径。创立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打造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技术交流平台;建立1+N开放式研发创新模式,开展钢铁工业前瞻性、颠覆性、突破性创新技术的研究;建设面向全球的低碳冶金创新试验基地,促进钢铁上下游产业链的技术合作,助推钢铁工业可持续发展。

02、以智慧化、精品化实现极致的碳利用效率。以数智化系统打破时空边界、跨越管理边界、推动工序互联共享,实现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社会提供更绿色更优质钢铁及相关新型材料。

03、优化能源结构,减少化石能源用量,提高新能源比例;

把降碳作为源头治理的“牛鼻子”,优化能源结构、加大节能环保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例,加大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布局氢能产业,推进能源结构清洁低碳化;不断提高炉窑热效率、深挖余能回收潜力,提升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严控能源消耗总量。

04树立全员减碳意识。推动全体员工低碳生活养成,鼓励绿色出行、光盘行动、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视频会议等低碳行动。

(上述内容均从网络相关内容整理而成,不代表本网观点!)

【免责声明】:中联钢力求使用信息的准确、信息所述内容及观点的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不会发生相应的变更。此信息仅供客户作为参考,并不构成对客户的直接决策建议,客户不应以此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客户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联钢无关。


本信息(报告)版权归中联钢所有,为非公开资料,仅供中联钢客户使用。未经中联钢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传送、发布、复制本报告。中国钢铁联合网保留对任何侵权行为和有悖报告原意的引用行为进行追究的权利。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