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要闻 >> 正文

全球债务规模飙涨至277万亿美元 谁来拯救潜在的主权债务危机?

2020-11-20 06:17
0

随着各国政府为了应对疫情持续加码财政刺激力度,全球债务规模正以惊人速度迭创新高。

  11月18日晚,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最新报告指出,随着各国政府与企业继续在抗击新冠疫情方面投入巨额资金,预计到年底,全球债务规模将飙升至创纪录的277万亿美元。截至今年9月底,发达市场整体债务占GDP的比率从2019年底的380%跃升至今年三季度的432%;新兴市场的比率则涨至约250%。

  IIF在这份报告明确表示:“未来全球经济要在不对经济活动构成重大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杠杆化,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全球债务规模飙涨所带来的债务危机隐患,不少全球大型资管机构早早发出警告。

  桥水基金创始人达利奥此前表示,随着各国央行释放更多多资金流动性助力政府不断加码财政刺激规模,现金与债券将变成“垃圾”。

  全球大型对冲基金公司英仕曼集团(Man Group Plc)旗下Man GLG投资组合经理Lisa Chua也指出,全球债务泛滥正在提高债券购买者的风险,债券市场的狂欢可能正接近“拐点”。

  值得注意的是,本周赞比亚成为第六个在今年遭遇债务兑付违约或重组债务的发展中国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财政收入不足以支撑日益庞大的债务本金利息兑付,未来相关主权债务违约风波势必有增无减。

  BK Asset Management宏观经济研究主管Boris Schlossberg直言,要妥善解决国家债务可持续问题,不能仅仅依靠国家自力更生,还需要众多国家联手提供援助。

  近日,20国集团(G20)发起一项倡议,令46个全球最贫穷的国家推迟偿还今年到期的约50亿美元债务。此外,G20还在努力争取为较贫穷国家释放更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资金,以缓解后者的财政危机。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李扬表示,疫情爆发后发达国家货币当局都在急剧扩张资产负债表,导致全球陷入超低利率和负利率陷阱。因此各国需要一致行为,在控制新冠疫情的同时,对全球债务的无节制膨胀采取有效约束措施,为全球长期减债做好准备。

  部分新兴市场国家面临主权债务危机

  IIF最新报告还显示,相比欧美发达国家利用储备货币发行国的特权,通过其他国家吸收欧元美元作为储备货币以延长债务偿还期限,当前新兴市场国家债务负担尤为沉重,除了今年以来其占GDP的比重骤增26个百分点,接近250%;到明年底新兴市场国家款人需偿还约7万亿美元债务,其中约15%是美元计价债务,导致他们很大程度暴露在汇率波动风险之下。

  “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一方面因疫情冲击导致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还需要加码庞大的财政刺激计划刺激经济发展,其结果是这些国家财政收支失衡状况加剧。”Boris Schlossberg分析说。此外,不少新兴市场国家花在偿还贷款利息方面的财政收入比例正急剧上升,导致这些国家财政状况进一步吃紧。

  IIF对此警告称,急剧膨胀的债务积累速度,正令全球经济难以在不对经济活动产生显著不利影响的情况下,实现债务规模下降与去杠杆化。

  布朗兄弟哈里曼(BBH)全球外汇策略主管Marc Chandler向记者表示,目前越来越多全球大型资管机构已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因为他们发现当前新兴市场国家之所以还能借新还旧,并不是基于其财政收支状况改善与经济复苏基本面良好,而是美元贬值导致大量热钱涌入新兴市场淘金,以及欧美负利率债券令新兴市场国家债券利差优势扩大。

  “一旦美元进入反弹周期或美联储扣动加息扳机(可能在2023年后)触发全球资本回流欧美国家,就可能造成新兴市场国家更大规模的债务危机爆发。”他指出。

  考虑到债务杠杆率上升与疫情时代经济环境充满挑战,当前标普已下调全球大约1/5企业和主权债务发行人的信用评级,尤其是那些投机级、以及受疫情冲击较大的借款人

  标普全球评级公司全球研究主管亚历山德拉·迪米特里耶维奇表示,尽管西方发达国家的债务规模增长额最大,但这些国家相当富裕,且拥有强大金融市场与充裕货币灵活性,因此他们反而能维持良好信誉评级。相比而言,新兴市场国家的信用评级调整,很大程度取决于他们对新债务的使用方式,若这些新债务资金能为本国经济生产活动提供资金,拉高国民收入并增加政府收入,那么这些国家将有足够能力维持债务可持续性与当前戏弄评级水平。反之若经济复苏进程比预期更漫长,或这些新兴市场国家无法将改善财政收支状况达到疫情前水准,那么信用评级下调压力会增加。

  Marc Chandler坦言,目前他们发现不少新兴市场国家都将大量财政刺激计划资金用于保障企业员工薪酬支出与防疫医疗,但这些投入未必能促进企业业务增长与经济活跃度提升,因此他们担心在债务规模持续攀升的情况下,不少新兴市场国家主权债务危机已经“风雨欲来”。

  债务货币化“不治标也不治本”

  面对债务规模激增与偿债压力骤增,越来越多国家正双管齐下,一方面大幅增加超长期债券发行,以延长偿债期限,另一方面通过债务货币化解决本国债务持续性问题。

  所谓债务货币化,主要是本国央行通过QE措施大举购买本国国债,从而令财政部得以不断扩大国债发行量为积极财政措施筹措资金。

  目前债务货币化力度最大的,无疑是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为了给庞大财政刺激计划“买单”,今年3-5月期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骤然升至6.66万亿美元,较3月初骤增逾2.4万美元,其中大部分都用于购买美国国债——为美国应对疫情的财政刺激计划提供庞大资金。

  然而,此举令金融市场争议加剧。

  不少华尔街投资机构发现,随着债务货币化力度持续增强,令大量美国国债被美联储直接买走,导致美国国债风险定价容易被“扭曲”,无法体现真实的风险收益比,其结果是当前市场认为美债价格虚高,触发美债空头头寸规模创下历史新高,给美债市场平稳运行留下巨大隐患;此外,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不再“独立”,而不是被财政部无休止地发债募集财政刺激计划资金所“绑架”,反而给华尔街金融市场带来投机风波与剧烈动荡隐患。

  “更重要的是,债务货币化正给美国经济构成潜在的负面冲击。”Marc Chandler表示,此前现代货币理论MMT提出,若国家用本国货币承接天量债券,只要不发生恶性通胀,那么巨额财政赤字不大会对经济构成威胁。但现在华尔街金融市场已意识到,美联储投放巨额QE货币与庞大财政刺激计划支出正令美国通胀上升速度快于市场预期,反而给美联储货币政策与美国经济复苏带来新的变数与不确定性。

  在他看来,这也是过去数年海外央行机构与大量国际资管机构持续减持美债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因为他们一方面担心急剧膨胀的债务规模正令美国债务变得不可持续,另一方面也注意到美联储为了捍卫货币政策独立性,仍在压缩QE国债规模以减轻债务货币化压力。

  “显然,债务货币化无法妥善解决全球债务规模激增与债务可持续性问题。”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PIMCO)经济学家蒂芙尼·怀尔德(Tiffany Wilding)指出。要真正解决债务高企所带来的全球金融市场风险与主权债务危机隐患,一方面需要各国在后疫情时代,着力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实体经济恢复活力,从而增加财政收入,另一方面则通过各国协商,建立新的约束措施以遏制各国无节制地扩大债务规模,进而为全球减债与去杠杆提供良好操作空间。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