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造船行业 >> 正文

上海借力智慧多式联运建国际航运中心

2017-09-20 09:41
0

上海交通大学18日宣布,与“苏浙沪集装箱运输联盟”联合设立申城首个“多式联运智慧实验室基金”。

双方将共同研发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智慧产品,推进长江三角洲集装箱运输管理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并着手开发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大数据产品。

多式联运是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中“设施联通”的具体表现,也是“贸易畅通”的必要条件。

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上海港率先开展国际集装箱业务。经过40多年的快速发展,截至2016年底,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713万标准箱,连续7年全球排名第一。快速增长的集装箱吞吐量说明,作为上海港腹地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稳定,港口运作高效。但快速增长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给港区周边及城市道路交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上海市道路集装箱运输协会会长丁道康表示,目前上海道路集装箱运输行业承接的运输业务基本以重箱出口或者重箱进口的单向操作,在空箱提还箱过程中因为信息的不流畅,每天大约有3000辆集装箱车在空驶状态。

在他看来,集装箱运输企业与货代、港口、堆场和船公司多方之间应更加注重信息交换,港口单证的电子化及无纸化,运输管理系统的电子化与平台化,以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科技创新为共同愿景,提高集装箱运输效率和管理水平,服务好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丁道康说,由上海市交通运输协会集装箱运输分会牵头组织的“苏浙沪集装箱运输联盟”成立后,一直在“互联网+集装箱运输”方面积累经验。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港口集疏运方式,比如江海联运,海铁联运等,多渠道地缓解路面道路交通的压力,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多式联运”物流发展政策。“未来将借助上海交大中美物流研究院专家机构的研究力量,设计进一步支持上海及华东地区各港口的互联网+多式联运的业务模式,为整个港口物流业降本增效做出贡献。”

在面向204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中,上海定下“卓越的全球城市”目标。作为当今全球最大的集装箱枢纽港城市,如何在建成卓越全球城市的同时,强化上海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是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

早在2002年就参加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运输系统规划”的上海交大中美物流研究院院长助理赵一飞博士表示,多式联运不仅仅是多种运输方式的简单组合,更是海、空、铁、公等复杂系统之间的高效衔接,对于智慧和智能产品的需求超乎以往。展望当今世界的全球城市,无疑都有多式联运网络系统作为城市的血脉,为城市的生产、生活和各类社会活动提供基础保障。

赵一飞称,未来在苏浙沪集装箱联盟等企业和各方支持下,上海交大多式联运智慧实验室将利用云平台、大数据等工具为上海这座未来卓越的全球城市所面临的各类复杂问题提供解决方案,为社会进步贡献更多的多式联运智慧产品。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