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精品文章最新资讯 >> 正文

中企投资风吹到东南亚 调查显示,近一半企业视其为首选地

2017-03-03 08:10
0

经济导报  孙罗南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后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令TPP成员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大跌眼镜”。

有分析认为,中美两国对东南亚影响力在“此消彼长”。外媒称,中国正扩大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且该趋势不断加速。

事实上,鉴于地缘优势、劳动力成本、经济发展状况等,东南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布局的重要选择。根据国际律师事务所史密夫斐尔去年公布的一项调查,在受访的大型中国企业中,近一半的企业把东南亚视为未来3年的首选投资目的地。

成本吸引力

相对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靠近原材料产地等因素,是常被谈及的选择投资东南亚的理由。

“整体上来说,东南亚的投资环境还是不错的。”去年曾前往东南亚考察的张先生1日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一方面是劳动力成本低;另一方面,当地给的优惠政策不少,毕竟他们现在需要发展,需要企业进来;此外,产品的出口有税收优惠。

在东南亚国家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度尼西亚在上世纪90年代被称为“亚洲四小虎”;而柬埔寨、越南、老挝等国的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而发展水平较低、劳动力成本廉价,也在不断吸引着全球的制造企业将工厂搬到越南、柬埔寨等国。

“跟国内比,劳动力成本还是挺低的。”张先生告诉经济导报记者,柬埔寨、越南等国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周工作6天。在柬埔寨,工人每月底薪大约不到130美元,此外,再加上餐补、交通补贴、保险等,工人每月底薪大概约合1000元。

在中国制造业劳动力成本快速上升的背景下,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让东南亚成为当年中国企业家海外投资的理想之选,尤其对纺织等劳动密集型企业而言。

此外,东南亚一些国家的政府,如越南,还通过税收优惠来吸引外资企业。与此同时,为规避欧美反倾销贸易壁垒,一些中国企业也无奈“走出去”寻找新的市场机遇。

日渐发展且独具优势的东南亚地区在地缘上与中国比较接近,再加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机会,的确对中企而言具有一定吸引力并催生更多投资,一方面降低生产成本、化解原材料瓶颈,一方面开发新兴市场。

在老挝,山东企业东方铁塔(002545,股吧)(002545)此前以40亿元收购了老挝开元钾矿。东方铁塔董事长韩方如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钢结构行业难以把产业链整合,若横向收购,意义不是太大,所以就考虑多元化,再平衡企业风险。在“一路一带”的背景下,东方铁塔尝试“走出去”在老挝收购钾矿项目。

前不久,德勤针对中国54家国企开展了一项题为“中国国有企业国际化与‘一带一路’”的调研。结果显示,东南亚是最受中国企业青睐的投资目的地。

德勤全球中国服务部主席杨莹称,东南亚各国资源丰富多元且各不相同,相互间可以取长补短,使得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直接投资领域多样性。比如,中国投资者在马来西亚投资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在泰国投资制造业,而在新加坡则是投资金融服务业。

缺乏完善配套

“不过在东南亚国家,相对于几年前,工人工资也涨了不少。”张先生说,有中国企业十年前刚开始进入越南时,工人的工资是每月约60美元,现在已经至少上涨约200多美元。东南亚一些国家要求企业每年都要涨工资,而且当地的地价有的在5年时间里翻番了。

“投资风险也是有的,比如可能会出现的罢工等。”张先生还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一些东南亚国家工业基础相对薄弱,企业过去投资,缺乏相关完善配套。

山东一家大型企业的相关人士对经济导报记者说,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有的甚至要靠企业自己投资建设,令成本加大。雇佣本地工人,需要培训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工厂的要求,而且当地对环保要求特别严。

值得注意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对一些东南亚国家产品的出口实施优惠的双边贸易政策,这也是一些中国企业投资的考量因素。不过有分析人士表示,在美国退出TPP后,越南本可享受的出口免税优势恐将打折扣。

有外媒称,特朗普抛弃TPP可能将令东南亚转向积极的财政扩张以支撑经济增长。

资料显示,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家的赤字占GDP比例在2016年仅为0.8%,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在增加预算扩大基础建设方面有空间。

在不少新兴市场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东南亚的多个经济体蕴藏着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

汇丰银行预测,越南明年有望取代菲律宾,成为东盟增长最快的经济体。此外,泰国和马来西亚因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高,增长已现疲态。相比之下,来自消费的提振将有助于印度尼西亚、越南和菲律宾的经济增长。

在张先生看来,赴东南亚投资的企业还是应当加强风险评估,处理好与当地政府的关系,此外还可以尝试在当地寻找合作伙伴,发挥商会及行业协会的协调作用。

消费潜力成热点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新兴市场的东南亚,除了传统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外,如今,其消费潜力也在悄悄吸引着中国投资者的注意。

中国在东南亚的投资过去主要在基建、能源等项目领域;如今,消费经济正成为一大亮点。包括互联网公司在内的更多企业在考虑距离较近、增长潜力大的市场寻找收购目标,东南亚地区投资热点之一。

美国《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网站此前的报道写道,一些顶尖的中国科技公司正对拥有6.2亿人口的东南亚市场进行大举投资,以扩张在该地区的业务。对于欲扩大网络零售和移动支付业务的阿里巴巴、腾讯控股、滴滴出行和京东等科技巨头,东南亚正逐渐成为它们重要的业务增长区域。

阿里巴巴去年以10亿美元拿下东南亚第一大电商Lazada的控股权,开拓东南亚电商市场,引起广泛关注。去年7月,支付宝在新加坡宣布启动“Alipay+”计划。去年9月,支付宝正式在泰国推进“Alipay+”计划。

阿里巴巴CEO张勇近期称,阿里巴巴收购的东南亚最大电商Lazada货到付款的比例依旧很高,并非一个风险收益对称性的交易,因此,Alipay要进入东南亚,让担保交易在东南亚能够起来。

上述报道说,东南亚总体经济规模达到2.5万亿美元,当地居民收入以及智能手机拥有率的不断上升是其吸引力所在。研究机构eMarketer预计,到2020年东南亚前六大经济体智能手机用户总计将达到逾2.57亿,超过美国。

不过,该报道也提及,在东南亚扩张业务也会面临挑战。该地区市场分散,每个市场有各自不同的客户需求和监管规定。激烈的竞争促使京东、Lazada等选择牺牲部分利润,通过促销、限时销售和优惠券等方式来吸引购物者。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