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大数据不是矿藏,而是土壤

2014-05-23 10:01
0

 

“大数据是土壤,开放的数据即为土地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信息管理专家涂子沛就新作《数据之巅》接受记者专访时如是说。

涂子沛 专栏作家、信息管理专家,毕业于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获信息技术科学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当前对大数据的讨论还局限在概念和技术层面

解放周末:《数据之巅》是您继《大数据》后的第二本著作,仍然聚焦大数据。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大数据的?为何会关注这个话题?

涂子沛:这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一直和数据打交道。十几年前,我在中国的第一份工作是数据库程序员,后来到美国从事数据仓库的开发和设计工作,为美国的一些政府部门提供数据管理、分析方面的解决方案。随着“数据库”的说法变成“数据仓库”,数据的容量和重要性在不断变大。出于职业敏感,我意识到并开始思考这个问题。2012年开始,“大数据”现象引起了全球性的关注和讨论。

解放周末:2012年,您的《大数据》一书出版不到半年就加印了7次。此后,被誉为“大数据商业应用第一人”的舍恩伯格等外国专家的相关著作相继在国内翻译出版。经过几年热议,大数据已经成为一个人尽皆知的概念,在各种场合不断被提及,以至于让人有些厌倦了。

涂子沛:之所以让人厌倦,是因为人们对大数据的讨论还局限于概念和技术层面。我想是时候更进一步,从文化和理念的层面来思考我们为何会在数据治国方面落后于人了。

以全新视角发掘美国历史上的“数据总统”、“数据将军”和“数据英雄”

解放周末:您在这本新书里作了很有趣的尝试,从数据的角度重新挖掘、解读美国200多年的历史。以这样的方式梳理美国历史,似乎没有先例。

涂子沛:确实没有人这样写过美国历史。在写这本书时,我把美国的人口普查史、经济统计史、农业统计史、工业统计史都看了一遍,从数据的角度重新梳理美国历史,试图在历史的大画面下展现数据文化是如何形成的,数据治国的理念是如何深入人心的。

解放周末:书中展示了数据文化在美国政治、经济乃至军事发展上起到的关键作用。

涂子沛:美国的崛起与数据文化息息相关。比如美国第20任总统加菲尔德堪称 “数据总统”,他在1869年对美国人口普查进行了现代化改造,并从中发现,数据不仅蕴藏着社会发展的规律,还提供了一种更为客观、广阔的历史书写方式。“数据将军”谢尔曼在美国内战时以数据为航标,成功策划了6万大军35天内行军300多公里且不自带任何补给的远征路线,创造了军事上的奇迹。

在商业领域,美国电影《乱世佳人》是历史上第一部由数据驱动拍摄、发行的电影,创造了票房奇迹,并为未来的文化产品营销模式树立了基准。

美国民间还涌现过一些“数据英雄”。他们发现政府提供的数据不正确,耗费数年到处去追踪、访问,最终找到数据出错的原因,这种深入血液的数据精神非常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

真正应该探究的,是“尺子”设计得是否合理

解放周末:对美国数据文化的深入探究,最终是为了关照我们自身。您在题记中开门见山地讲道:数据文化匮乏,是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数据文化究竟指的是什么?

涂子沛:我对数据文化有个定义,它主要有三个要素:第一,它是一种尊重事实的文化。数据是对客观事实的记录,如果不尊重数据,就会把数据当作“可以任意打扮的小姑娘”;第二,它是一种追求精确的文化。我们可以用图案、声音、文字来描绘事实,而用数据描述的事实,是最精准、最锐利的;第三,它是一种推崇理性和逻辑的文化。有了数据就要计算,计算与逻辑、理性密切相关。

解放周末:这三点恰恰是我们传统文化中较为薄弱的方面。

涂子沛:严复先生说过一句话:“华风之弊,始于作伪。”说的是国人风气的一大弊端,即热衷造假、不尊重事实。胡适先生写过一则《差不多先生传》,对国人甘于“差不多”、拒绝精准的习惯和作风深感忧虑。

当然,我国传统文化里中庸、写意的特点也有其美好的一面,但文化也要与时俱进。今天我们已经来到了一个讲求精确的大数据时代,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我们必须要给我们的文化基因注入数据文化这个新的因子。

解放周末: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的广为人知,国人对数据越来越重视,越来越追求精确。但类似“中华民族复兴完成了62.74%”这种提法似乎让人难以接受。

涂子沛:我个人认为,大众对这件事的哄笑和批评并没有打到点子上,大多数人质疑的是民族复兴这件事怎么可以量化。事实上,世界各国的学者都在尝试对社会现象进行量化。社会研究之所以是科学,就是因为它能够量化。量化就是通过设计一把尺子,去丈量社会现象。我们真正应该探究的,是这把“尺子”设计得是否合理。在这本新书里,我对这个问题作了具体的阐述和批评。

人类新的文明将在大数据的土壤上生长起来

解放周末:在序言中,神州数码董事局主席郭为提到,我国已经是数据大国,但还不是数据强国。您怎么看?

涂子沛:数据大国将来肯定是,但数据强国现在肯定不是。目前我们的数据分析、整合能力还很薄弱。不过,我们仍然有后发优势。

很多人说大数据是黄金,是矿藏,我说,大数据是土壤,人类新的文明将在大数据的土壤上生长起来。而开放、活跃的数据就如同土壤上的河流,河流流过之处,就会孕育起发达的数据文明。这也正是我再次耗费精力向国人讲述大数据的根本原因。(来源:解放网-解放日报 记者 吕林荫)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2014年“两会”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八大 十八届三中全会 城镇化

  大数据 海鑫迷局 贸易商看市 钢市  煤市 雾霾 热钱 上海自贸区 利率放开

融资矿 进口铁矿石资质 铁矿石期货 矿市

中国钢铁产能之辩 环保压产及转型升级

钢贸 投资 政策 房地产 地方债 中联钢分析 独家观点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市场快报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