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汽车行业 >> 正文

合资车企外资持股50%上限或将放开

2016-06-30 08:43
0

日前,在天津夏季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透露,政府正在考虑取消中外合资汽车制造企业中外方持股50%的上限。这是继今年4月份工信部部长苗圩表态考虑放开合资车企股份比例之后,国内又一主管部门的负责人明确了该消息。

这意味着,经过长达10年之久的争论后,放开汽车合资股份比或有实质性进展。那么,一旦合资股份比放开,对中国汽车产业会带来什么影响?自主品牌现在准备好了吗?

分析人士指出,合资股份比设置当初是为了保护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如今随着自主品牌的不断成长,合资股份比放开是未来的大趋势。

放开股比进入倒计时

据了解,我国于1994年颁布实施的《汽车工业产业政策》,明确规定“生产汽车、摩托车整车和发动机产品的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的中方所占股份比例不得低于50%”。目前,《汽车产业发展政策》虽然在2004年与2009年进行了两次修订,但对于中方外方的合资股份比要求,一直没有放松。

然而,在刚开幕的达沃斯夏季论坛上,徐绍史透露,政府正在考虑取消中外合资汽车制造商企业中50%的外资持股上限。这是国家发改委层面首度在公开场合给出明确的消息。

今年4月份,苗圩在2016中国汽车论坛闭门峰会上曾透露,汽车合资股份比放开已经进入了倒计时,短则3至5年内实施,长则8年,尽可能给自主品牌腾出发展时间。

其实,早在2013年,商务部就给出了方向,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当时表示,我国将进一步放开钢铁、化工、汽车等一般制造业领域的外资准入限制,包括放宽外资在注册资本、股权比例、经营范围等方面的限制。

股比上限事实上已间接打破

事实上,汽车合资股比最低下限在国内已经被部分车企间接打破。

2013年,北汽集团与戴姆勒达成新的协议,包括戴姆勒通过购入增发股份的方式,持有北汽股份12%的股权。而北汽股份在双方合资企业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的股权增至51%。与此同时,戴姆勒股份公司在双方合资销售服务公司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股份将增至51%。

这意味着,北汽集团在负责“生产”的北京奔驰中取得控股权,戴姆勒在负责“销售”的北京梅赛德斯-奔驰销售服务有限公司中取得控股权,打破了之前合资双方固守的50∶50股本分配。

目前,对于汽车合资股份比放开,行业争论依旧很大。反对者认为放开将会对我国汽车产业发展带来严重冲击。2014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董扬便表示不赞成放开股比限制。而支持者认为放开股份比,让市场充分配置资源,进行优胜劣汰,更能促进自主品牌的健康发展。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现有合资车企中,外方虽牢牢控制着产品研发、制造领域的技术,但在销售、市场推广方面,中方有着很强的沉淀。如果合资股份比放开,面对着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外方难以真正离开中方的合作。

“放开合资股比是汽车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资深汽车分析师张志勇表示。从整个宏观经济来看,汽车产业现有保护政策难以长时间维持。

中国品牌正快速成长

那么,面对汽车合资股比放开的大趋势,会不会给中国自主品牌带来打击?

数据显示,5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71.7万辆,同比增长12.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0%,比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而1至5月份,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401.8万辆,同比增长10.9%,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43.4%,比上年同期提高1.2个百分点。

其中,前5月中国品牌SUV销售182.4万辆,同比增长50.5%,占SUV销售总量的56.7%,比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中国品牌MPV销售93.6万辆,同比增长18.3%,占MPV销售总量的90.9%,比上年同期提高2个百分点。

可以看出,市场份额正不断创新高。与之形成对比,韩系、法系车型这两年在中国市场占有率逐步下滑。

分析指出,与前几年相比,部分自主品牌展出了良好的竞争态势,即便面对合资的竞争,也并不一定占据下风。

“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中国品牌时代,优秀的中国品牌正在加速崛起。相信在未来的5到10年内,中国也能诞生3至5家世界级品牌。”广汽乘用车总经理吴松表示,传祺的高速发展,正是得益于广汽构筑了广汽全球研发网、广汽生产方式、全球供应链体系、集群网络营销服务模式等为一体的核心竞争优势,充分聚合了全球优势资源,确保开发的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吉利汽车方面也表示,有信心与合资品牌进行市场争夺,目前推出的全新车型已经具备了这样的实力。

不过,张志勇也提醒,自主品牌虽借SUV市场获得成功,但仍要抓紧合资股比开放的“最后窗口”,进一步提升自身竞争力,面对市场的全新挑战。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