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热点推荐 >> 正文

经济参考报刊文谈稳增长经验教训:四万亿功大于过

2016-05-03 15:56
0

【要闻回顾】

[2016.04.30-05.02]

北京西城区纪委通报:任志强严重违反党的政治纪律留党察看一年

河北省严控新增产能用地 钢铁煤炭新项目一律不予受理用地预审

我国全面实施“营改增”是推动行业转型升级的战略新契机

我国66年“营业税”告别历史舞台 “营改增”怎么影响吃穿住行

国务院印发营改增过渡方案 中央地五五分成 可缓解地方大幅减收

统计局:4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1% 非制造业为53.5% 官方解读

中国期货市场“价格暴涨潮”狂飙突进 银行理财资金背后推手?

铁矿石等黑色系再涨停 证监会:坚决抑制商品期货市场过度投机

市场基本面没出现明显变化 钢价大涨后回调 铁矿石涨至高位观望

消息称:中钢协将召开办公会,研究应对美国钢铁公司调查申请

美钢企指责“中国黑客”窃取轻型钢新技术,宝钢回应:无稽之谈

商务部表示:坚决反对将弃用“替代国”义务与钢铁问题挂钩

中方谈欧盟对进口钢铁产品预先监控:应避免发出“错误信号”

政治局:确保党中央确定的政策不走样不变形,各项政策落实到位

钢市“阶段性回暖” 宝钢股份一季度盈利15.29亿 环比大幅改善


稳增长应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

中国经济在新一轮稳增长政策带动下已明显复苏。但对于稳增长政策是否“走老路”的质疑,对于其可持续性及副作用的忧虑却未散去。考虑到过去几轮刺激政策的后果,这些质疑和忧虑有一定合理性。为了保证经济的长期稳定,稳增长政策需要针对之前的经验和教训做出相应调整,走出新意。

一讲到稳增长,“四万亿”是个绕不过去的话题。2008年开始的四万亿强力刺激让我国经济从次贷危机的低谷中明显复苏。但这轮强刺激带来的产能过剩加重,通胀及资产价格上涨等副作用也非常明显,因而导致了舆论对刺激政策态度的转向,并在一定程度束缚了后来政策的手脚。为了做好当前的稳增长工作,有必要对四万亿做出客观评价,找出其成功和不足,并在当前政策推进中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四万亿功大于过。有人因为四万亿带来的种种副作用而诟病稳增长政策,更有甚者,竟然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全数归咎于四万亿,这些都是不公允的。必须要看到,次贷危机才是全球经济从繁荣走向衰退的罪魁祸首。我国经济在的四万亿的带动下,有效对冲了次贷危机的冲击,实现了稳定增长,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增强。而过去两年我国经济持续下滑的现实也让越来越多人认识到,没有稳增长政策托底,各种矛盾将集中爆发,经济转型将成为一句空话。

因此,当前我国的政策选择不是要不要刺激的问题,而是在刺激必须要推出的前提下,怎样优化政策,尽量降低其副作用,并兼顾长期的问题。在这方面,四万亿的三条教训可资参考。

第一,稳增长需要持续稳定发力,急放与急收都会加大经济波动。2008年末,四万亿的强力推出很快改善了各方对经济前景的预期。在宽松货币政策的扶持之下,不少企业不仅重新开工,而且还投资扩产。但2010年四万亿的快速退出让之前的乐观预期落空,不少在建产能还未投产就已过剩。而货币政策的迅速收紧更令企业雪上加霜。这种强力刺激政策的快放快收紊乱了市场预期,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难度,人为增大了经济的波动。有鉴于此,当前稳增长政策需要保持稳定发力态势,既不要一时用力过猛,也不能因为经济短期复苏就急忙撤出。这样方能给各方稳定预期,保证经济增长的平稳。

第二,不可刺激产能进一步扩张。次贷危机长久地降低了全世界的总需求。在这一背景下,我国会在相当长时间内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四万亿由于不恰当地刺激了我国制造业投资,令我国产能过剩局面进一步严峻,加大了稳定经济的难度。有了前车之鉴,当前稳增长就不能再刺激制造业这样“生产型”的投资,而应该更多依赖基础设施、房地产等“消费型”投资。通过减税、完善社保等政策来提振消费也是应有之义。

第三,稳增长需要更多依靠财政政策来进行,以避免货币过快投放产生副作用。四万亿时期,宽松的货币政策是主角。当时,决策者希望通过海量货币信贷来促使企业投资扩产,却造成了资金大量向虚拟经济漏出,推高了通胀和资产价格。有了这个教训,当前的稳增长政策就需更多依靠财政政策这种不带来货币总量扩张、又能更直接支持实体经济的方法来进行。

应该说,以上三点都已经一定程度上体现在了当前稳增长政策中。在未来,还需依据这些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政策。稳增长需要这样的新意来走得更稳、走得更远。(来源:新华网 / 经济参考报 作者:徐高)

————————————————————————————————

【新闻观察】

  独家视点:重塑钢铁行业形象 放眼未来市场潜力 (2014.04.27)

  独家视点:中国钢铁丰功伟绩犹存 转型升级乃必由之路 (2013.12.16)

———

  独家视点:中国钢铁前景未必一片光明 更未必一片黯淡 (2013.06.23)

  独家视点:莫以经济体制弊端而偏见中国钢铁 (2012.09.18)

———

  独家视点:在“奇迹与挑战”中跨入2011 (2011.01.01)

  独家视点:成功“保八”,钢铁贡献重大 (2010.01.21)


最新消息 财经大事 新闻解读 行业动态

市场研究、分析、预测

  宏观政策 热点关注 走进市场 铁矿石 钢材 行情快递 独家观点

  中国联合钢铁网数据终端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