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机械行业 >> 正文

自主创新推动海工装备产业发展

2014-09-23 10:18
0

 

在水下自由翻转的机器人,动作灵敏、视力好,能搜寻沉船,监测水质等;海底采矿机器人能近距离立体观察鲨鱼的牙齿;基于手机蓝牙控制的水下直升机是一种新型的水下运载器,可以实现5个自由度运动,能在水下悬停,直升直降;滑翔式潜水器能依靠自身重力浮力实现势能动能转换,在大尺寸、大范围、长时间的海洋环境监测上身手不凡……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上海国际海洋技术与工程设备展览会上,本领高强的水下机器人格外引人关注。国家海洋技术中心主任罗续业表示:“水下机器人体现了一个国家在海洋技术方面的水平,目前我国的水下机器人与国外先进水平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尽快赶上。”

水下机器人只是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的一个领域。实际上,近年来,我国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取得了一大批重大自主创新成果,在多个领域实现了历史性突破,表现为自升式平台实现批量生产,海工工程船、辅助船占世界市场份额40%以上,已经建成一批跨入国际先进行列的海工装备,如300米半潜式钻井平台、圆筒式钻井平台、深海铺管船等。

“海洋工程装备产业是一个既符合我国当前整体工业发展比较优势,又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产业。我国现阶段整体制造工业体系与造船工业有着很强的匹配度,因此我国发展海工装备产业具有很强的优势。”业内专家表示,随着国家对海工装备产业支持政策的逐步落地,“十二五”期间,我国海工装备年均市场容量有望达到120亿元。

虽然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发展很快,但在标准化工作方面,支撑海工产品设计、建造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健全,远远不能满足国家海工装备自主研发设计和总装建造的整体需求。

罗续业表示:“在本届海洋展上,参展的国内海工企业很多,但相当一部分企业是代理国外的产品。从技术角度看,有一些技术国内外企业的水平差距不大;但是从设计原理上看,国内外产品差别较大,从工艺、材料到一些关键部件都有一定差距。比如传感器,在制作工艺以及材料方面我们还有差距,这正是我们努力的方向。我国正在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在技术工艺方面我们也在加大研发力度,争取尽快赶上甚至超过国外先进水平。”

海工装备产业是一个跨行业、跨专业、多学科、高度密集的产业,涉及船舶、石化、机械、电子等多个行业,因此,行业间和跨行业的多形式、多渠道的产业联盟和协同创新非常重要。“应该适时成立海工装备产业联盟。我国海工装备产业只有打通上下游,找到成本优势,才能与国际海工强国竞争。”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企业需要在海工项目整体设计、成本控制、项目质量、工程进度和可靠性等方面谋求更大的能力提升,打造具备工程总承包能力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海工装备产业应该向航天工程等优势领域学习。我国的航天工程就是依靠"神八"、"神九"等一个个大项目培养了一批批人才,海工装备产业也需要依托大项目来培养高端人才。”国内某大型海工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海工装备产业的准入门槛较高,技术难度大,需要高投入、高科技、高素质人才支撑,需要国家支持和国际合作,才能加快发展并确立国际市场地位。”(来源: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相关信息
热点排行
热点追踪
数据中心
中联钢视点
刊物下载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