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联钢 >> 协会动态 >> 正文

苏波:在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的主旨报告

2014-05-20 10:15
0

 

大力推进改革创新  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上的主旨报告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苏波

(2014年5月18日)

尊敬的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很高兴在生机勃勃的初夏时节,与来自世界各国的朋友相聚北京,一同出席第八届中国国际钢铁大会。本届大会以“改革、创新、合作”为主题,深入探讨交流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对于中国乃至全球钢铁工业发展,都很有现实意义。首先,我谨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今年以来,我国工业缓中趋稳,结构调整稳步推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其中,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8%,高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3.1个百分点;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增长8.4%,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0.3个百分点。从效益来看,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同比增长10.1%,在41个工业大类中有33个行业同比增长。总体看,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在保持合理增速的同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值得关注的是,当前工业增长的下行压力依然存在,部分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由于市场需求减少和产能严重过剩,亏损严重、经营困难。

对于当前形势,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中国工业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阶段,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有利条件,也面临着诸多困难、风险和挑战。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速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产业体系完备,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劳动力素质不断提升,工业发展仍有着广阔空间和良好前景。但世界经济仍处于艰难复苏之中,  中国经济发展的要素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工业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发展方式粗放、部分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根本解决。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积极加以解决。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坚持把推进工业转型升级作为中心任务,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着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着力强化创新驱动,着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第一,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市场中蕴藏着巨大的活力。中国工业过去30多年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就,靠的是改革;今后要加快转型升级、实现更长时间更好的发展,同样也要靠改革。我们将全面深化改革,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强化政府的战略规划制定、市场监管和公共服务职能,更多地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努力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推动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推动国有企业、财税、金融、科技、资源性产品价格等领域改革,为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政策和机制保障。

开放也是改革。我们将认真落实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推动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重点是进一步放开一般制造业,加强新形势下钢铁,重大技术装备等重点行业产业政策的评估和调整;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引进国内短缺的产品、服务、技术和智力资源,支持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推动完善外资投资环境,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先进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区。

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结构调整优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我们将坚持进退并举、有保有压,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升产业素质和竞争优势。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重点是加强企业技术改造,提高并严格执行能耗、环保和安全等行业准入标准,着力化解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强化工业节能减排,着力力口快航空、卫星及应用、轨道交通、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等领域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和产业化。发展壮大新兴产业,着力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市场培育,努力促进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加快发展。同时,大力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抓住“营业税改增值税”契机,支持工业设计研发、软件服务、品牌营销、信息通信、现代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第三,扎实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当前,科技进步对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凸显。我们将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工业发展的原动力,大力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着力健全技术创新机制,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对技术研发方向、路线选择、各类创新要素配置的决定性作用,落实促进企业创新的财税政策,推动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范围,研究实施设备加速折旧政策,改进财政补助方式,推动建设企业主导的产业创新联盟。依托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加大技术攻关力度,力争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节能环保、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核心技术。针对工业基础能力薄弱问题,深入实施工业强基工程,支持在原材料、装备料造、电子信息等重点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强政策引导,完善配套设施,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不断提高工业发展的科技含量,使科技创新真正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

第四,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既是适应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工业破解转型升级难题、实现持续健康发展的现实选择。我们将加大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力度,坚持应用导向、基础先行、产业支撑、安全为要,积极营造良好环境,汇聚政策资源,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广泛深入应用,促进工业高起点发展。重点是要加快建立和推广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发布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基本要求和实施指南,组织企业开展贯标试点。大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加快发展工业机器人等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和成套装备,推进智能装备、工业软件在石化、机械加工等行业示范应用。力口强重点领域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提高重点高危行业安全生产水平、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智能化水平。同时,全面落实“宽带中国”战略,加快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产业,切实维护网络安全,为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女士们、先生们!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近十年来的快速发展,  中国钢铁工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品种质量明显改善,节能减排成效显著,创新能力持续增强,综合竞争力大幅提升。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钢铁第一大生产和消费国,中国钢铁工业与世界钢、铁工业发展联系日益紧密。

与工业整体情况相似,我国钢铁工业虽已迈入大国行列,但在快速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比如产能过剩矛盾突出、行业利润率低下、资源对外依存度高,核心竞争力不强等。近年来,由于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持续下降和综合生产成本的快速上升,钢铁企业生产经营遇到了很大困难。据钢铁工业协会反映的情况,今年一季度,重点统计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超过23亿元,累计亏损面超过45%。钢铁行业必须适应新形势加快企业战略调整和转型升级。

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的工作。

一是着力化解过剩产能。产能严重过剩是当前钢铁行业最为突出的问题。我们将综合采取多方面措施,严格控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强行业规范管理,建立钢铁工业产能预警机制,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尽快取得实效。  当务之急是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重点是严格把关钢铁工业新建项目核准,指导地方做好在建违规项目清理,对新建项目严格执行“等量或减量”置换原则。淘汰落后产能是化解产能过剩的重要举措。2010年以来,我们已经累计淘汰炼铁落后产能8500万吨、炼钢5700万吨。今后还要加大这方面工作力度。今年的预期目标是淘汰落后钢铁能力2700万吨,确保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价格、财税、金融、土地、贸易、生产许可等政策和规范准入管理之间的联动作用,促使不符合规范准入要求的企业退出市场:通过制修订钢铁行业公平税赋政策,逐步取消进口钢材保税政策,实施差别化电价和惩罚性电价、水价,推动能耗、水耗、电耗达不到行业标准的产能退出市场。希望通过努力,从2013年到2017年年底,压缩钢铁产能8000万吨以上,使钢铁产能利用率达到合理水平。

二是持续推进技术进步与结构优化。这是钢铁行业转型升级的核心要求。当前,中国钢铁工业已经有一部分企业在技术装备、品种质量等方面进入世界先进水平,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技术工艺落后、质量水平低下,影响着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将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提升创新能力,加快完善钢铁工业技术创新体系,探索钢铁、化工、建材等产业耦合工业园区建设,引导钢铁企业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开发,支持企业开展对标挖潜工作。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在钢铁行业重点推广应用高炉专家系统、智能炼钢系统、智能在线质量控制系统等两化融合新技术,鼓励企业创新商业模式,  主动开展跨界融合,应用互联网技术发展大宗钢铁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同时,积极清理消除体制机制障碍,支持优势企业跨区域兼并重组,鼓励具备实力的钢铁企业开展跨国并购,在全球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引导钢铁产能向中西部地区有序转移。

三是全面推动产品升级换代。推进钢铁工业转型升级,关键是要加快产品升级换代,有效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市场竞争力。近年来,我们会同住建部大力推进高强钢筋推广应用,取得明显社会成效。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住建部的合作,全面推广应用400MPa及以上高强钢筋、淘汰335MPa热轧带肋钢筋,在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建设领域开展钢结构应用试点。  同时,力口,陕建立高性能电工钢生产应用示范平台,推进高端电工用钢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口快淘汰热轧硅钢片;  完善标准检验和认证规范体系建设,加强高强船板、高品质铁路用钢和汽车用钢的推广应用工作。对我们钢铁企业而言,要把产品升级放在首位,将提高量大面广的钢材产品质量、档次和稳定性作为产品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加快标准升级,全面提高钢铁产品性能和实物质量。

四是不断提升国际化水平。中国钢铁工业已与世界钢铁工业紧紧融合在一起,转型升级不能脱离全球化这个大背景。我们将研究解决钢铁行业外资准入限制问题,探索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支持国内钢铁企业引进国外先进工艺技术、管理理念和智力资源,合理引导外资投。向中西部地区。建立健全贸易投资平台和“走出去”投融资综合服务平台,引导金融、咨询机构等多种力量与钢铁企业合作,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机构、生产基地和市场营销网络,鼓励和引导国内有条件的企业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境外铁矿资源开发,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建立企业强强联合走出去协调机制,探索钢铁工业与装备制造及服务联合出口的可行性,支持有实力的钢铁企业联合下游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进一步加强国际对话与磋商,共同协商解决钢铁行业对外贸易中出现的各种纠纷,理顺资源、要素价格的市场形成机制,促成公平合理市场定价模式。同时,中国钢铁企业也要树立全球思维,积极主动顺应服务国家自贸区建设和对外区域合作发展战略,创新商业模式,加强与各国企业间的合作,不断提升国际化经营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

全球经济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融合相依,也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需要合作共赢。中国工业愿与世界各国同行一道共同克服当下的困难,共享机遇和繁荣,努力开创发展的新局面。

最后,预祝本届大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嘉宾和朋友工作顺利、生活愉快、身体健康!

谢谢!

相关信息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

关于我们 | 网络推广 | 客服中心 | 联系我们 | 会员中心 | 求贤纳才 | 中联钢动态 | 网站地图
© 2002-2024 Custeel.com.中联钢
版权声明 免责条款 总机:010-57930611 客服:010-57930529 传真:010-82350291
  京ICP证150882号  京ICP备1503568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41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