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自贸区“上新”,北京 湖南 安徽各有亮点

2020-09-22

中国政府网9月21日消息,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北京、湖南、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及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展区域方案。至此,全国自贸试验区由18个增至21个。

从北京、湖南、安徽发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来看,3个省市主要围绕服务贸易、先进制造业、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等新领域新业态,提出了特色鲜明的差别化试点任务。综合来看,各大自贸区根根各自区域特点及定位不同,各有发展的侧重点。

北京——更大力度强化科技创新

北京市副市长杨晋柏表示,北京自贸试验区具备打造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良好基础。方案将通过优化人才全流程服务体系、强化知识产权运用保护、营造国际一流创新创业生态等3方面20余项措施,更大力度强化原始创新、技术创新和开放创新,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作出北京贡献。

与其他自贸区不同,北京自贸区的三大片区并未指定具体位置。但从功能定位及近期设立的北京数字贸易试验区可猜测,科技创新片区可能侧重于中关村一带;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可能侧重于首都国际机场、天竺综合保税区、以及金盏国际合作服务区一带;高端产业片区可能侧重于南城的大兴机场、亦庄等地。

湖南——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对标内陆地区改革开放新高地这一目标,湖南提出打造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湖南省副省长何报翔表示,湖南自贸试验区将立足省内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等优势产业基础,加快形成参与全球产业分工的新优势。

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涵盖长沙、岳阳、郴州三个片区。其中,长沙片区重点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突出临空经济;岳阳片区重点对接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突出临港经济;郴州片区重点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突出湘港澳直通。

安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安徽省副省长章曦表示,安徽自贸试验区将在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新作为,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携手优化产业链布局,联合开展产业链补链固链强链行动,促进产业分工与合作,共同探索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企业与百姓收获利好

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本次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扩容,其目的就是通过更高水平开放,推动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本轮自贸试验区扩容是新一轮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的试点。不同自贸试验区进行差异化的制度创新和经验探索,将带动中国对外开放水平整体提高。

对企业而言,自贸区是改革开放的新高地,一些市场化的改革举措和对外扩大开放的举措会先行实施,企业能够获得更多到自贸区进行投资兴业的机会。自贸区建设会帮助企业节约交易成本,在产业配套方面也对企业有帮助,另外,政府还会提供一些公共服务,促进企业贸易的便利化。

对百姓来说,自贸区建设带来的实惠主要集中在就业和消费方面。由于自贸区的产业聚集效果比较明显,对普通人来讲,增加了就业和选择的机会。此外,自贸区一般会包括一些保税区、综合保税区,甚至是发展平行进口,消费者获得各种海外消费品的机会就更便利。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