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全球创新创意之都 深圳再推23条重磅政策

2018-12-24   来源:中联钢

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

  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深圳支持创新再出重磅政策,继8月份就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重大决策部署、11月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后,深圳日前又针对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创新融通发展提出23条举措,助推基础、前沿、源头研究领域爆发出重大科技成果。

  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12月19日,《深圳市关于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实施办法》(下称《办法》)正式印发,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办法》以引领性原创成果取得重大突破为目标导向,在科研项目、科研组织、科技基础设施、科技人才和科研合作等5方面提出23条举措,以掌握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在科技圈和企业圈引发巨大反响。

  立足于补齐科技基础短板,《办法》提出,深圳将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深圳国家基因库(二期)、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二期)建设,以全球视野、国际标准,科学谋划、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世界一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深圳国家基因库2011年10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及卫生部批复,并由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组建、运营。国家超级计算深圳中心是隶属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的事业单位,该中心配置的国产曙光6000超级计算机系统是由中科院和中科曙光联合研制。

  《办法》指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将以生命、材料、能源、空间和天文、工程技术等科学领域为重点,争取引进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具有稀缺性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并适时筹备论证一批后备项目,形成梯次接续、有序推进的建设格局。到2022年,力争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

  深圳还将加快布局高精尖实验室。优先争取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省实验室落户深圳,积极布局组建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努力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

  此外,深圳将加强深圳医学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结合临床研究和转化医学发展需求,布局建设一批深圳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办法》提出,对现有市级重点实验室进行优化调整,对领跑型、并跑型重点实验室加大稳定支持力度,对长期跟跑型重点实验室重新确定研究方向和任务,对老化僵化重点实验室予以撤、并、转调整。

  明确阶段性目标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深圳把创新作为“主导战略”,在“科技荒漠”上迅速建成一片“创新绿洲”。

  2017年,深圳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高达4.13%,接近全球最高的韩国、以色列水平;PCT国际专利2.04万件、占全国的43.1%,连续14年居全国城市第一位;拥有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12万家,2017年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32.8%。

  此次发布的《办法》,进一步明确了上述阶段性目标的具体数据“考核”指标。其中,到2035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6.0%,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达1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45.7%。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