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设施建设上演“中国速度”

2018-12-13   来源:中联钢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2月12日讯 (记者 张雪)“我今天早上还在江苏的家里吃早饭,这不,下午已经站在北京的国博看展览了。”在“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现场,“复兴号”动车组模拟驾驶台前,郝强停下脚步仔细观看。“现在高铁已经成了我出远门的第一选择,太方便了。”他回忆,30多年前,坐火车出省随随便便也要十几、二十小时,“舍不得买卧铺,就拿报纸往硬座座位底下一铺和衣而睡。”

  因为高铁的发展,以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等特大城市为中心的“半小时至四小时”高铁都市圈已经形成,一幕幕现代版的“双城记”每天都在上演,极大地拓展了像郝强一样的普通百姓的生活、工作空间,同时也让沿线城市分享“高铁红利”,搭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

  展览现场资料显示,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运营速度最快,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网络,形成了勘察设计、工程建设、技术装备、运营管理、安全保障、人才培训的完整体系,“四纵四横”高速铁路骨干网络提前建成运营。中国铁路营业里程从1978年的5.17万公里增长到2017年底的12.7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从无到有达到2.5万公里,占世界高速铁路总量的三分之二。

  不仅高铁跑出了“中国速度”,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其它交通、水利、能源、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都取得突飞猛进的进展,大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项目相继竣工投运。

  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沙盘”前,现场解说员介绍,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是当今世界综合规模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将荆江段防洪标准由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有力保障长江安澜,电站装机容量达到2250 万千瓦,居世界第一,整个工程建设创造100多项世界之最。人群之中,一位从智利远道而来的外国人听得饶有兴致,据陪同他参观的陈女士介绍,他是从事水利建设工作的专业人士,看到这些年中国水利建设的成就也不住“点赞”。

  “南水北调工程模型”前同样聚集了众多观众。北京市民李凤丽特意留影,“北京是这项工程的受益方,我没机会到工程现场看看,就想从展览中了解下。”展览现场的多媒体资料显示,南水北调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分别于2013年、2014年建成通水,惠及沿线六省(市)的33个地级以上城市,直接受益人口超过1 亿,间接受益人口超过2 亿。

  展览中一幅幅照片,一段段视频,共同记录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个成就,截至目前,我国适度超前、统筹衔接的一体化现代基础设施网络已初步建成,有力支撑了经济社会发展,而更为重要的是,让每一位普通百姓都成为了受益者。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