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P20手机从21楼坠落 摔出了“诺基亚”的感觉

2018-10-23   来源:中联钢

近日,微博网友(ID:麦振宇)自曝不小心将自己的华为P20手机从21楼摔下,本以为手机将“光荣下岗”,但捡起后除了前后玻璃粉碎、摄像头被摔坏,其他功能全部正常,惊呼“神奇”。

华为终端客服随即在该微博评论区温情提醒广大用户日常佩戴保护膜和保护套以免滑落,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也转发评论“为P20顽强的‘生命力’点赞”,感谢用户的支持,表示会“继续努力做高质量,做消费者信得过的产品”。

这件“神奇的事情”受到关注实际上有些让人意外,业内人士深感原来很多用户对华为的质量知之甚少。环球网科技频道专门针对这一事件,向华为终端官方咨询了质量管控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够终结用户对“华为质量”的一无所知。

21楼刷新耐摔高度,质量二字才是亮点

从智能手机时代开始,手机就失去了坚固耐摔属性。虽然每家厂商的新品都会在出厂前做跌落测试,但如果粗心而真的跌落无异于在危险的边缘试探,几千块的支出容不得大部分用户任性。

在小心翼翼使用自己手机的同时,人们出于猎奇心理总会关注土豪网友故意摔机的新闻,手机挡子弹救下机主性命等奇闻异事也为人们津津乐道。不过从21楼摔下仍然功能正常的确刷新了手机耐摔的新高度。按照“亮点自寻”的互联网潜规则,此次华为P20从21楼摔下的新闻真正的亮点,其实在余承东提到的“质量”二字。

智能手机繁多的功能让人们更多地关注软件体验,加上一两年的换机周期,人们快忘了关注手机的质量。但是如果细想会发现,如今成功跻身第一梯队的智能手机厂商们,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过质量问题相关的新闻了。这恰恰是因为他们的华为手机经过多少测试才能成功“出道”?

华为终端每天至少有六七十万部手机从生产线走向用户,硬件层面产品体验的一致性相比OTA而来的系统升级要难得多,因此,华为内部还有首席质量官这样的职位。从设计、开发、测试、物料以及制造全过程,华为每年投入2亿美金翻新设备实现整个制造系统的自动化,保证手机质量的一直。

一部小小的手机集成300至500个元器件,有的元器件还要向下分解成更多的元器件。为了充分暴露问题,产品上市前的Beta测试,要发放500到1000个用户,实际体验3—4个月的时间。关键元器件的单体测试还要至少在1000台手机上测试运行。

质量就是生命线这种话谁都会说,但是落实到实际,还要看有没有实力执行、舍不舍得花功夫落实。很多参与过手机发布会的人都知道,会后的产品体验和向媒体发放评测机是最让人羡慕的环节,一下几十几百台手机还没开售就送出去了(媒体评测结束后会归还评测机),但想想产品发布前的测试环节,相比几千台的量级,几十几百台也就不算什么了。

质量是一种能力

质量就是生命线看起来更像是口号,虽然华为也有视质量为生命的企业价值观,但是更恰当的说法是,质量是一种能力,华为恰恰具备。

几千台机器的测试投入,看起来已经很多,但是相比华为的投入总量也不值一提。华为的研发投入出于全球领先水平人尽皆知,全球共有15个研发中心,每年投入3130亿元进行研发。人们不知道的是,华为还有全球4大质量能力中心,分别在中国、美国、德国和日本,负责软件、服务、管理、设计、采购、供应链等不尽相同的职责。

除了巨额投入彰显能力来源于实力,标准是将质量提升为核心竞争力的动力。

据了解,华为的质量标准远高于业界,比如业界电源键点击耐久达到20万次,华为做到了100万次。针对智能手机屏幕和前壳的缝隙,华为采用的标准是0.15mm,已经绝对不会出现能塞下A4纸的情况。但结构工程师不仅满足于此,通过外部摸底调查,发现友商某款旗舰机型屏幕和前壳的缝隙为0.15-0.18mm,并且出现了“打电话时有时会夹到头发”的用户反馈。即使华为的缝隙标准高于友商,也并未收到用户反应的“夹头发”的反馈,但结构工程师仍坚持挑战精致缝隙度,最终成功将缝隙从0.15到缩小至0.1mm,这一成果最终在Mate9 Pro外观上得到应用。

还有更多的故事值得了解,我们也会通过专门的报道为大家呈现。

活下来总有理由

2018年是智能手机的洗牌之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和国内智能手机厂商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局面。除了功能、设计、技术创新不断收获用户的喜欢,显然质量托底才是支撑厂商们一步一个脚印的动力。

此次华为P20刷新耐摔高度的事件只能算是个例,小心使用手机,尤其不要从高层跌落以免误伤路人,才是我们作为用户应该注意的。不过人们必然已经觉察到,随着制造工艺进步、厂商的质量管控能力提升,如今的智能手机已经不像最开始出现时那样弱不禁风。这也侧面说明了,在竞争中能活下来,总有理由。

【免责声明】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愿在本网发布,请在两周内来电或来函与本网联系。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