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签20多项文件 汽车领域史无前例│特斯拉落户临港

2018-07-11
 

(原标题)打造中德合作“新引擎”:中德展开汽车全价值链合作

今年5月,德国总理默克尔刚刚结束对中国的第十一次访问,7月份,双方又迎来第五轮中德政府磋商。

7月9日,在中德双方磋商之后,两国总理共同见证了双方农业、教育、青年、卫生、化工、通信、汽车、自动驾驶等领域20多项双边合作文件签署,总金额近300亿美元。

在默克尔2018年5月访华时,中德双方已达成要“以数字化和创新合作为引领,加强在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车联网、自动驾驶等新兴产业领域合作,挖掘在智能制造等领域的研发与合作潜力,打造中德合作的‘新引擎’”。

而本次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德过程中,双方促成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政府间及企业合作项目,涉及自动驾驶、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电子商务、节能环保等面向未来的合作领域。

其中,作为双方经贸合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中德双方在汽车领域的经贸合作也引起行业内外的广泛关注。截至目前,双方已促成包括戴姆勒和清华大学、蔚来汽车和博世、宁德时代与德国图林根州政府、华晨集团与宝马集团、长城汽车与宝马集团,大众中国、江淮汽车集团和西雅特等多个企业达成了合作协议或谅解备忘录并签约。同时,双方还签署了关于自动驾驶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来越大。中国自动驾驶广阔的市场,将为德国企业创造巨大机遇。”李克强在磋商后会见记者时表示。

“汽车领域一系列经贸合作项目的签署,从共同开展新技术研发到成立合资企业,着实令人眼花缭乱。从全局而言,在当前复杂的经济贸易体系下,中国正在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并加速与欧洲的合作。另外,在新能源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研发领域,一直是我国提质增效的着力点。”7月10日,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荣誉理事长付于武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

汽车领域签约项目史无前例

德国是世界汽车强国,而中国是当下世界最大的汽车市场。

“中国的汽车工业,事实上受益于德国汽车工业,德国的汽车工业也享受到了中国高速增长的汽车消费市场的推动。双方有很强的互补性。”蔚来资本合伙人张君毅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称。

据了解,中德贸易额占中国与欧盟贸易总额约三分之一,中国连续两年成为德国在全球最大贸易伙伴,是德国第三大出口贸易国和第一大进口来源国,是德国机械设备、汽车等支柱产业的核心出口市场。40年来,德中双边贸易额增长了整整100倍。大批德国企业进入中国市场,获得快速发展。2017年,德国三家车企大众、奔驰和宝马34.9%的汽车销量来自中国。

李克强表示,磋商的成果在多个领域开创了“第一”。其中,巴斯夫集团即将在广东湛江建设的精细化工一体化基地,是中国重化工行业外商独资企业“第一例”;其二,是宝马公司在中国合资企业持股超过50%。

7月9日,华晨汽车集团与宝马集团就双方合资企业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的长期发展,签署了一份长期框架性协议,根据协议,华晨宝马将继续扩大投资和生产并描绘未来发展前景:即 2019年,华晨宝马的整车产能将达到52万辆;到2020年,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 iX3将在沈阳投产,这款产品将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时间回溯到今年4月10日的博鳌亚洲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天发表主旨演讲,称尽快放宽外资股比限制特别是汽车行业外资股比限制,并相当幅度降低汽车进口关税。而宝马和华晨签约,则是今年中国宣布推出进一步开放市场举措后的首个具体实践。

“宝马与华晨今天签署的合资建厂项目,德方在其中将持有超过50%的股份,且双方还在谈,德方有可能超过75%的持股比例。”李克强在记者会上表示。

除了华晨和宝马的再次加强合作外,7月10日,中国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城汽车”)与宝马汽车在德国正式签署了合资经营合同,将在中国成立一家新合资企业,生产MINI电动汽车。

根据合同规定,长城宝马建立合资公司,双方各持股50%。新公司命名为光束汽车有限公司,注册资金17亿人民币,注册地址为江苏省张家港市,投资总额达51亿元人民币。

同时记者了解到,由于顾及宝马另一合作方华晨汽车的利益,长城宝马的合资企业将不再新建销售渠道。

“一直以来,长城汽车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方式,一直没有成立合资公司,如今与宝马共同生产MINI电动车,可以说,这是长城汽车在合资领域迈出一大步,有助于长城汽车走向国际。”付于武说。

此外,江淮汽车、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西雅特品牌三方将共同成立一座研发中心,开发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电动汽车车型、车联网及自动驾驶技术,以及配套的零部件和核心技术。新的研发中心计划将在2021年正式建成。西雅特将参股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通过江淮大众增资或者由大众汽车集团(中国)向西雅特进行股权转让实现。西雅特品牌将自2020年至2021年被引进中国市场。

强化自动驾驶多领域共同发展

就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造访德国期间,中德两国总理共同出席了在柏林举行的中德汽车自动驾驶展示活动。

与此同时,我国工信部与德国联邦经济和能源部、联邦交通和数字基础设施部代表共同签署了《关于自动网联驾驶领域合作的联合意向声明》。

根据《联合意向声明》,中德两国将建立高级别对话机制,加强政府部门、行业组织、企业等在自动网联驾驶、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多层次交流与合作。具体包括:推动国际统一标准的制定及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要求统一、促进两国企业在智能网联汽车及基础设施数据共享、健全智能网联汽车法律法规、推动制定国际统一的无线电频率解决方案、就通信技术统一及互操作解决方案交换信息等,共同推动两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德国自动驾驶创新能力强,基础雄厚。以宝马为例,目前宝马正在开发自动驾驶平台能够实现3级到4级甚至5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即高度自动驾驶到全自动驾驶),同时还能为处于2级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提供技术解决方案。

今年5月,宝马成为首家在中国获得自动驾驶路试牌照的国际整车制造商。截至6月,宝马已在中国完成了20万公里的模拟道路测试和近3万公里的实际道路测试。

新势力造车企业蔚来汽车与全球最大的零部件供应商博世集团也加强了在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合作。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图灵根州经济与科学部与我国本土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签署协议。

宁德时代所具备的技术,广泛运用于全球电动汽车产品之上。作为全球出货量最大的动力电池企业,宁德时代将在图灵根州投资2.4亿欧元设立海外电池生产基地及智能建造技术研发中心。同时,宝马还将采购宁德时代价值47亿美元(约合310.7亿元人民币)的电池。

默克尔对此项合作作出了很高的评价:“在电动汽车电池领域我们不具备这样的生产能力,中国企业愿意带来我们所没有的新技术,我很高兴看到中国帮我们填补这个空缺。”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欣 上海报道)

——————————————————

【更新消息】

(原标题)定了!特斯拉中国工厂将落户上海临港

来源:郭昕妤、李丹

摘要:特斯拉预计新工厂约两年后开始产车,再过两到三年向中国市场年产约50万辆车,称在华建厂不会影响在美制造业务。按此规划产量,这是上海史上最大外资制造业项目。特斯拉股价收涨逾1.2%,一度涨近3%。

本文首发于10日18点52分,更新特斯拉声明、股价及分析师评论。

据多家媒体消息,特斯拉中国工厂在上海临港落户终成定局,特斯拉也成为首个外资独资的海外车企。

据看看新闻,特斯拉公司(Tesla)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 3),该项目规划年生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

特斯拉此后发布声明称:

“我们预期,在得到一切必要的批文和许可以后,将在不远的将来开始动工。将需要约两年时间才开始生产汽车,再过两到三年时间可为中国市场每年生产大约50万辆车。特斯拉对中国市场深度投入,期待在这里为客户生产更多汽车。

今天宣布(在上海建厂)不会影响我们在美国的制造业务,(在美业务)将继续增长。”

看看新闻称,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Tesla)已签署合作备忘录。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也同步揭牌。

另据上述媒体了解,根据协议,上海将积极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子公司和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全球化发展进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迈向全球卓越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合作共赢。

不过,财经称,这次只是两方达成协议的签约仪式,特斯拉尚未拿地。据接近项目的知情人士透露,工厂土地选址的大方向已定,并非特斯拉在临港的注册地址,将会位于泥城镇南面,在芦潮港一带。且特斯拉未来在临港的工厂大概率将只是具备电池包组装和新能源汽车制造的能力,暂时不会生产电芯。财经援引熟悉上海环评的相关人士表示,因为制造电芯的话,会有一定的污染,很难通过上海严苛的环评。

特斯拉与上海临港签署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的消息公布后,美东时间7月10日本周二,特斯拉股价在美股盘前涨幅扩大至2.4%,当天高开将近2%,盘初一度涨近3%。

此后随着美股大盘震荡,特斯拉涨幅一度收窄到不足1%。虽然盘中纳指转跌,但特斯拉保住了涨势,最终收涨1.24%,明显强于大盘。周二三大美股股指集体收涨,纳指涨0.04%,标普涨0.35%,道指涨0.58%。

给予特斯拉股票买入评级的Robert W. Baird & Co.分析师Ben Kallo接受彭博采访时指出,现在对投资者、不管是多头还是空头来说,最大的问题都是,特斯拉要怎样为在中国建厂的投入买单,他们必须得到资金。

中国是特斯拉重要市场

据彭博社此前消息,马斯克周二在上海停留一天后,将于周三、周四访问北京。很多人推测这与特斯拉将在中国建厂的事宜有关。工厂选址确定在上海后,京城之行或是为商讨新能源生产资质问题。

特斯拉一年多前就致力于在中国成立一个生产基地,来满足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市场的需求。该公司一直十分依赖中国这一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来提高其电动汽车销售。中国市场为特斯拉2017年的总营收做出了大约17%的贡献,在华年销量估计为1.5万辆。

有分析认为,中国市场广阔,消费者购买力强,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可以缩短从制造到销售的周期和成本,是特斯拉当下的最优选择。此外,在上海建厂的另一好处在于,这可以帮助特斯拉实现本土化生产,避免进口关税,以更低的价格在中国销售。

今年5月10日,受益于汽车行业外资股比放开政策,特斯拉在上海注册了公司。工商信息显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于5月10日获上海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核发的营业执照,注册资本1亿元,TESLA MOTORS HK LIMITED (特斯拉汽车香港有限公司)为其全资股东,公司注册地址为上海浦东新区南汇新城镇同汇路168号D203A,经营范围包括:从事电动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储能设备、光伏产品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相关进出口业务等。

华尔街见闻主编精选文章《马斯克访华在即,一切只为绝地求生》提到,接下来对特斯拉要关注的,是马斯克将面临难的多的融资困境。中国,具体来说上海对电动车的渴望和支持非常强烈,但是对于技术、GDP和贸易关系之间的平衡仍然需要马斯克通过智慧去解决。也许为了绝地求生,马斯克最后会选择牺牲一部分技术和股权,来换取上海临港和国资委的庞大资金支持。

此外,倘若能够打开中国区的庞大市场,完成马斯克2020年100万辆的雄心壮志或许才有一丝希望。

中国推动扩大向外资开放

事实上,中国方面,中国政府也在不断的扩大开放外资准入。

今年4月17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放宽汽车行业的外资股份比例限制的时间表,其中新能源汽车外资股比限制将于今年取消。此前,中国政府规定外资车厂只能通过合资形式存在,且持股比例最高不能超过50%。

根据7月28日起施行的《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中国已正式允许外资独资在华建设新能源汽车厂。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华建厂所需的政策正式落地。

今日,在最新的上海“扩大开放100条”方案中,汽车产业显然是上海制造中心的一个重要项目——

在产业方面,加快实施汽车、飞机、船舶产业对外开放,争取外资新能源汽车项目落地;以嘉定、临港等汽车产业聚集区为依托,吸引世界知名外资汽车企业建设研发中心及高端整车项目,支持高性能电机、电池、电控等核心部件配套项目落地。(本文来自华尔街见闻)

————————————————

(原标题)特斯拉落户临港,应勇与马斯克见证上海最大外资制造项目签约

规划年产50万辆纯电动整车的特斯拉超级工厂正式落户上海临港地区,这是上海有史以来最大的外资制造业项目。7月10日,上海市政府和美国特斯拉公司签署合作备忘录,上海市市长应勇、特斯拉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出席并共同为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和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揭牌。上海市常务副市长周波与特斯拉公司副总裁任宇翔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上海市政府和特斯拉公司将聚焦技术创新、产业发展等领域深化合作交流,上海市政府将积极支持特斯拉公司在上海设立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子公司和电动车研发创新中心,推动创新技术成果转化,加快全球化发展进程,助推上海高端制造业发展,加快建设世界级汽车产业中心,为上海迈向卓越的全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实现合作共赢。

特斯拉公司还与上海临港管委会、临港集团共同签署了纯电动车项目投资协议。特斯拉公司将在临港地区独资建设集研发、制造、销售等功能于一体的特斯拉超级工厂。同时揭牌的特斯拉(上海)电动汽车研发创新中心,是特斯拉全球研发体系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从事电动汽车方面研发创新,将积极推动电动车创新技术成果转化。

在签约前会谈时,应勇说,上海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正加快落实中央扩大开放的政策举措,着力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新型产业体系。很高兴与特斯拉公司进行战略合作,欢迎特斯拉将纯电动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等全产业链放在上海。上海市政府将全力支持特斯拉工厂建设,努力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各类企业在沪发展营造更好环境,提供更好服务。

马斯克表示,特斯拉将在上海建设美国之外的首个超级工厂,也是最先进的电动汽车工厂,希望将其打造成可持续发展的典范。上海这座城市的美丽和活力令人惊叹,希望特斯拉超级工厂尽早建成,为上海添彩。(澎湃讯 本文图片 张春海 摄)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