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轮违约潮有何不同?去年央企平均资产负债66.3%

2018-05-14
 

本轮违约潮有何不同?

摘要:整体而言,本轮违约潮是在去杠杠和强监管的宏观环境下发生的,违约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普遍受到限制。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信用债违约的节奏明显加快。呈现违约主体向上市公司扩散,违约原因向“再融资”靠拢的特征。

本文作者天风研究固收孙彬彬、高志刚、于瑶,原文标题《本轮违约潮有何不同?》

截至5月11日,今年已有10家主体曝出债券违约,除去此前已经发生过违约事件的5家主体,今年又新增了5家违约主体。相较于去年同期,今年信用债违约的节奏明显加快。呈现违约主体向上市公司扩散,违约原因向“再融资”靠拢的特征。

金融环境转向去杠杆、强监管时,一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对风险的防范心理大幅提高,更加关注和思考“谁在裸泳”,债券市场融资通道明显收紧;另一方面,监管政策全面封堵各类表外和非标通道,非标转标过程中,非标债务滚续难度上升,企业需要依靠表内或者自身经营现金流对接到期债务。金融强监管难放松,水位还将持续降落,未来或许还将有更多的“裸泳者”出现,重点关注表外杠杆高、融资渠道明显收窄的主体。

本轮违约潮有何不同?

截至5月11日,今年已有10家主体曝出债券违约,除去此前已经发生过违约事件的5家主体(春和集团、大连机床集团、丹东港、川煤集团、中国城建),今年又新增了5家违约主体,分别是亿阳集团、神雾环保、富贵鸟、凯迪生态、中安消。

从新增违约主体的数量看,相较于去年前5个月仅新增江泉集团1家,今年信用债违约的节奏明显加快。再考虑到近期一度引发市场担忧但尚未发生实质性违约的盾安集团、上海华信等信用事件,今年的信用债市场可谓风声鹤唳。

1. 违约主体向民企上市公司扩散

从违约企业性质的路径演化来看,新增违约企业经历了从民营企业蔓延至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最终又集中到民营企业的过程。

仅从新增违约的民企发行人来看,在刚性兑付被打破的前几年,违约主体一直以非上市公司为主,而今年首次出现上市公司扎推违约的情况,甚至在5月7日当天,凯迪生态和中安消同时曝出债券无法兑付。

2. 违约原因向“再融资”靠拢

我们重点梳理了民企上市公司债券违约,以及民企非上市公司但是在债券市场公开发行债券违约的情况,共计26家民企发行人。

从梳理的违约原因来看,一般而言,债券违约主要源于行业整体景气度低迷,导致公司持续亏损。例如,光伏行业景气度低迷,企业持续亏损侵蚀净资产和现金流,最终导致了11超日债和10英利MTN1的违约;又例如,在产能过剩行业供给侧改革过程中,江泉集团成为中小规模非先进产能企业陷入经营困境,最终引发债券违约的典型案例。此外,引发民企债违约的另一重要原因来自实际控制人风险,相较于国企,民企的实际控制人往往对企业经营和再融资能力影响较大。例如,亚邦集团、南京雨润都是由于实际控制人出现意外,从而加剧了企业债券的兑付风险。

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与以往常见的“由于行业景气度下行,导致盈利恶化”或是“实际控制人风险”导致的民企债违约不同,本轮违约的民企债普遍带有外部融资整体收紧,公司再融资渠道几近枯竭,导致流动性危机的特征。例如,中安消自“16中安消”之后,再无新债发行,股权融资方面因为会计师事务所对公司2016年财务报表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说明。随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去了《关于对中安消股份有限公司 2017年重大资产购买预案信息披露的问询函》。5月3日,中安消股票被列入退市预警名单,股权融资的渠道也基本枯竭。又例如,在4月底被曝债务危机的盾安集团,由于4月23日的12亿元超短融未能成功发行,直接导致出现流动性危机,而单从盈利能力来看,盾安集团的净利润为正,并未出现巨额亏损。因此,相较于盈利情况,现金流往往更重要,现金流的健康稳定是企业偿还债务最根本的保障。

3. 去杠杆、严监管的背景

在2015年至2016年债券牛市行情中,信用债市场大量扩容,尤其是2015年1月,证监会发布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113号】),将公司债发行主体范围由原来限于境内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境内股份有限公司、证券公司的发行范围,扩大至所有公司制主体,同时还全面建立了非公开发行制度。新政之后,公司债在2015年开始扩容,发行了大量3+2和2+1期限结构的品种,这批债券将陆续在今年进入回售期。而在当前整体去杠杠、严监管的金融环境下,前期大量依赖债券融资的中低资质企业如何找到可替代的融资渠道以应对今年的到期回售高峰,成为燃眉之急。

细数企业主要的融资渠道,主要涵盖银行信贷、债券融资、非标融资、股权融资等方面。

银行信贷方面,当前信贷额度偏紧,并且优先集中于大型央企和国企,民企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尤其对于信用资质较低的企业,银行常常扮演“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炭”的角色。在金融强监管、宏观去杠杆的大背景下,银行的风险偏好选择明显不利于弱资质企业的表内融资。

债券融资方面,一级市场发行结构整体呈现短期化、高等级化特征。从推迟或取消发行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推迟或取消发行的债券主体评级集中在AA+或AA。部分主体评级较低的债券发行人面临一定的压力。

非标融资方面,4月以来资管新规和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新规正式稿发布,严禁期限错配、净值化管理、严控非标的监管大方向没有改变,带来大量表外非标等资产回表的压力。此前过多依赖非标等表外融资渠道的发债主体,表内贷款的融资能力相对较弱,因此面临较大的资金续接压力。

股权质押方面,经中国证监会批准,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对《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于2018年1月12日正式发布了《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及登记结算业务办法(2018年修订)》(以下简称《业务办法》),并自2018年3月12日起正式实施。《业务办法》明确划出了60%的质押率红线,对股票质押比例过高的发债主体进行限制。

整体而言,本轮违约潮是在去杠杠和强监管的宏观环境下发生的,违约主体的主要融资渠道普遍受到限制。

前几年金融环境较为宽松的背景下,投资者风险偏好较高,对低资质企业具有更高的“包容性”,这些企业的债券、非标等融资渠道较为畅通。但是较为丰富的融资来源,并不一定会让企业经营的更好,反而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过度投资”、“过度杠杆经营”。

而金融环境转向去杠杆、强监管时,一方面,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明显下降,对风险的防范心理大幅提高,更加关注和思考“谁在裸泳”,债券市场融资通道明显收紧;另一方面,监管政策全面封堵各类表外和非标通道,非标转标过程中,非标债务滚续难度上升,企业需要依靠表内或者自身经营现金流对接到期债务。

深港变浅滩,谁在裸泳看得更加清晰。金融强监管难放松,水位还将持续降落,未来或许还将有更多的“裸泳者”出现,重点关注表外杠杆高、融资渠道明显收窄的主体。 

————————————————

新违约时代到来!违约“常态化”下的市场出清与换血

经济观察报 记者 蔡越坤 老盈盈 2018年,违约潮持续袭来。“今年刚迈进一月份,15川煤炭PPN001等5只债券出现违约;二月份,15机床PPN001与16亿阳03违约;三月份,又出现15丹东港MTN001等3只债券违约;四月份,14富贵鸟等4只债券违约;5月份不到一半,便又新添两只,15中安消和11凯迪MTN1。”

从4月份14富贵鸟违约之后,在华南一家中小型券商从事债券融资工作的李华(化名)多了一项债券违约的统计工作。“老板希望我做个小统计,例如违约企业的经营状况、违约企业的性质、违约后兑付情况、违约原因等等,看看这一年企业发债的违约过程及后续情况。”李华说。经过统计,截止5月7日,2018年以来债市已有19只信用债出现违约,同比增加18.75%,违约金额达155.54亿元,同比增加23.7%。

同时他发现,民企仍然是违约主流,但在“两高一剩”领域国企也会违约,国企违约后大多陆续偿还资金。防风险成为国家重中之重的任务,随着监管不断趋严、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性在收缩、信贷泡沫被刺穿,加上非标和通道的封堵,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依然高企,企业自身投资过于冒进,导致资金不能回笼就会造成流动性短缺等,或许成为这一波违约潮来袭的原因……(详细)

————————————————

去年央企平均资产负债66.3%

数据显示,2017年国企资产负债率为65.7%,相比上一年下降了0.4个百分点。而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是66.3%,比上一年度下降了0.4个百分点。

不过,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主任张晓晶指出,尽管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但非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下降速度更快,国企债务占比依旧保持在高位。根据估算,国企债务占全部非金融企业部门债务的62%,相比2016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可见,国企去杠杆仍是重中之重。

为此,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被列为国企今年的首要任务。国务院国资委总会计师沈莹透露,到2020年前中央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要再下降2个百分点。

在4月16日的国新办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副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表示,今年3月末中央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9%,较年初下降0.4个百分点。央企去杠杆工作还会进一步加大,如果资金和资本形象地比喻成血液的话,这个过程就是想办法止血、补血和造血。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周丽莎表示,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的行业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杠杆运行的性质,需求疲弱时易出现产能过剩。因此,需要分类加强国有资产负债约束。应加大国企去产能力度,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依法依规实施企业破产等措施,有序降低国企负债率……(详细)


李克强:对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该处分的处分,该撤职的撤职

李克强:要对碌碌无为的干部采取措施

李克强:央企考核要用“数字”说话

李克强:进一步加强国资国企和金融监管

李克强:不作为的“懒政”也是腐败

———

李克强:根治“屡审屡犯”顽症要靠建立长效机制

李克强:国企首要职责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王晨:推进建立实施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 确保国有资产安全

中共中央印发《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央企业公司制改制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加强党的建设工作

———

中纪委:坚决清除对党不忠诚不老实、阳奉阴违的两面人、两面派

中纪委批国企贱卖贵买:侵吞国有资产如探囊取物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国有企业违规经营投资责任追究制度的意见

———

央企领导薪酬将与党建考核结果挂钩

中央企业负责人2016年度薪酬信息披露

———

人民日报:不让国有资产流失是国企改革的底线

国资委回应央企作假账:每年要决算审核,对发现的问题要严肃问责

王文斌:不能让走出国门的国企成为“脱缰野马”

财政部 国资委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国有资产处置损失有关财务处理问题的通知

———

国企负债率管控线提高5%

国资委:牢牢守住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条红线

摸清家底 筑牢防线 建立国有资产报告制度

———

肖亚庆:建立健全国企重大决策失误和失职、渎职责任追究倒查机制

防止国资流失出大招:负责人重大决策终身追责

河南:多名国企领导干部违规经营投资被追究责任

———

宝钢部分项目违规决策造成国有资产巨额损失 有领导以“钢”谋私

武钢管理混乱 个别领导干部搞团团伙伙 以“钢”谋私 大肆敛财

———

2017年第16号公告:鞍钢集团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2017年第17号公告:宝钢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2017年第22号公告:中国中钢集团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2017年第19号公告:中国五矿集团公司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

审计署有关部门负责人就20户中央企业2015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答记者问

———

武汉钢铁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邓崎琳受贿超5千万 一审被判15年

上海原副市长艾宝俊受贿贪污案一审:受贿超4320万

中央纪委严肃查处赵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重庆钢铁集团原党委常委、副总经理董荣华严重违纪被开除党籍

检察机关依法决定对邓崎琳立案侦查

鞍钢集团通报两起严重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

抚顺特钢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东北特钢集团正式向法院提交破产重整计划草案

重钢股份资不抵债被判重整

中钢集团600多亿元债务重组落定

沙钢股份重组迷局

———

国资委通报中国铁物、中冶集团两起国有资产重大损失案件

首钢总公司存在关联交易和利益输送 高管年薪外补贴管理失控 国资损失严重

天津市委巡视组:渤海钢铁集团一些领导人员设租寻租 围猎国有资产

新余钢铁集团公司个别领导干部“靠钢吃钢”,内外勾结致使国有资产流失

———

对经济数据造假“零容忍”

跨境执法打击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雅百特被顶格处罚60万

不要带水分的财政收入——财政部回应辽宁省财政数据造假

国家统计局:坚决制止地方数据造假

财政部表示坚决防范和制止数据造假

证监会严查上市公司财务造假 整治市场乱象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