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史为鉴|贸易战300年:和为贵

2018-03-26
 

贸易战300年:和为贵

一夜之间,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巨变,草木皆兵。随着特朗普对中国600亿商品征收关税的决定落地,7个小时之后,中国商务部发起反击,一场贸易风暴已然拉开序幕。然而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贸易战像是一场又一场轮回,随着时间齿轮的咬合不断前进,疾风骤雨之后又被封存进历史的档案。中美贸易战像是一阵风,吹开了尘封的历史,也提醒着世人,殷鉴不远,以史为鉴。

英荷之战  渔翁得利

贸易战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7世纪,那时各国间的贸易交往主要依靠海上运输,也就是说谁控制了世界上的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的贸易,控制了世界的财富,进而控制整个世界。此前,西班牙一直是海上霸主,而英荷联盟却是为了冲击西班牙的霸权统治而存在的。1587年,英国著名的私掠船船长弗兰西斯·德瑞克突袭了卡迪兹港,不仅摧毁了西班牙海军主力,更掠夺了西班牙前往远东贸易的商船,这成为一个节点,英国开始崛起。

海上贸易主权的争夺让昔日盟友变敌人。荷兰因造船业极富盛名,也因此被称为“海上马车夫”,成熟的造船技术让荷兰成功在世界经济中分了一杯羹。但当时,重商主义是横行世界的王道,资产阶级出身的克伦威尔更是这一贸易政策的代表,随着英国的崛起,荷兰垄断全球贸易的做法被越发排斥,英国也由此出台了《航海条例》,剑指当时的海上强国荷兰。

为了打败日益发展的商业竞争对手荷兰,并力求保住刚开始建立的海上优势,英荷漫长的贸易战及海战拉开帷幕。英国首战告捷,第二次战争荷兰扭转局势,反败为胜,但在最后的关键一战里,英法联合对荷兰宣战,最终荷兰败北。

这一战让荷兰彻底“退居幕后”,英国虽然得到荷兰部分殖民地,但也因此付出了20万英镑的补偿,而法国则借英国之手既削弱了荷兰,扩大了自己在贸易中的份额,同时也因为荷兰的倒下,使得法国在欧洲大陆开始了崛起进程。

这一战之后,亚当斯密的自由经济主义思想兴起,贸易自由主义政策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而这也成就了英国未来的经济辉煌。

美国入局  以邻为壑

历史总在重复自身。89年前,同样的事情再度上演。1929年10月,纽约股市崩盘,金融危机一触即发。为了将危机转嫁他国,国会议员霍利和斯穆特联名提出关税议案,为保护国内就业,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迫于压力于1930年签署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提高890项商品进口关税。美国进口的平均税率也由38.2%提升到了55.3%,成为美国历史上最高的关税水平,被载入史册。

然而美国政府并未料到提高关税所引起的骨牌效应有多难控制。先是加拿大首先采取了提高美国商品税率的报复行为,法国也从美国进口的汽车中增税60%,意大利紧随其后撤回了基于美国的最惠国待遇,瑞士也公开抵制美国商品,就连一向高呼自由贸易口号的大不列颠敌国也加入了贸易保护主义的队伍……一个月之内,加拿大、法国、意大利、西班牙、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和古巴纷纷提高美国产品的进口关税,一年之内,共计26个国家给来自美国的进口产品制定了新的数额限制……

有数据显示,1929-1933年,世界贸易额从350亿美元缩水2/3,骤降至120亿美元。美国也并未讨得便宜,这场贸易战也致使美国大受内伤,占世界贸易总量的比重从1929年的13.8%下降至9.9%,进口额从1929年的44亿美元降到了1933年的14.5亿美元,出口更是惨不忍睹,直接从51.6亿美元跌到了16.5亿美元。

不只是美国,这场金融危机下,各国统治者都纷纷采取了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而这也直接导致了这场致命危机的延续。1929年开始,世界经济进入了噩梦般长达十余年的大萧条时期。问题终究要解决,美国采取了罗斯福新政,而德国却误入歧途。

美日角力  城下之盟

美国在贸易战的路上似乎驾轻就熟。上世纪80年代,日本制造业迅速发展,进而占领大部分国际市场。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对日本的商品贸易赤字已经达到了500亿美元,美日贸易逆差占美国贸易整体逆差的30%-40%。美国中西部和东北部等工业中心承担了与日本竞争的主要压力,该地失业率较全国平均水平翻倍,“铁锈地带”的标签也就此落定。

这些地区的州议员在国会发起了大量对日贸易保护主义的法案,在国会形成了政策基础,再加上当时的民主党在众议院占多数席位,经济政策重心偏向于重振“锈带地区”的基础工业,这一举动也成功得到了商界人士的支持。在这种情况下,美日冲突加剧。1975-1991年,美国共向日本发起了15次“301调查”,这一时期也一度被称为“上世纪80年代的珍珠港事件”。

《广场协议》的签订让日本在面对欧美频繁发起的贸易战面前陷入被动,缺少自主的日本只能采取温和的投诉方式,最后导致日本一败涂地,不仅丧失了经济增长的前景,也迎来了“失去的20年”。在这个阶段,美国已经展现了多维打击的趋势,贸易、金融、汇率等维度的多面夹击让日本最终不战而败。

日本的退出虽然遂了美国的意,但美国的这场贸易战赢得实在算不上漂亮。据美国布鲁金斯学会统计,1982-1984年,由于汽车产量的减少,美国汽车制造业减少了6万个工作岗位,成功刷新了时任总统里根任期中失业率最高的纪录。而在启动对日贸易战后的十年,美日贸易逆差也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善。1987年,美日贸易逆差一度达到567亿美元的高峰,而在这段时间内,平均逆差水平也维持在400亿美元之上。

中美贸易  和仍为贵

站在历史的维度上,贸易战几番轮回,却从来不曾有真正的赢家。自由主义经济思想的诞生结束了重商主义的英荷争霸,二战的爆发给了贸易战血的教训,日本的认输带来的是成王败寇的零和博弈。

如今中美贸易战大兵压境,来自各界的反对声音不绝于耳。连日来,45个美国行业协会以及包括数个大型零售商在内的24家美国公司接连致信白宫,督促特朗普政府不要对中国征收额外关税。沃尔玛、梅西百货等零售巨头在信中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启动“301条款”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表示忧虑,称这将令美国家庭不得不面对更高日用品价格的后果。

根据美国的一份民调显示,半数以上的美国人反对特朗普提高钢铝关税的决定。事实上,自从特朗普上台以后,“黑天鹅”就开始频繁冲击全球化。美国优先的旗帜越发大张旗鼓地挥舞在世界舞台,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趋势也越发明显,退出TPP、退出巴黎协定、重谈NAFTA……历史上的贸易战即便是两败俱伤最终至少都会回到谈判桌上,但特朗普的上台却让中美贸易关系从有规律的箱体运动向无规则的粒子运动倾斜,谁也不知道特朗普下一招出在哪,中美贸易的游戏规则正在经历一个新的变化。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称,规则实际上是在双方体量不同的情况下发挥作用的,如今中国已经成为第一大贸易国,美国对待中国的态度自然不会一样,但美国却采取了错误的做法。实际上,大国之间的合作空间更多,且大国之间也并不是靠打压而成长的,这块蛋糕并非是“没你我就全吃了”,而是“打压别人这块蛋糕就碎了”,所以这种做法并不明智。

另一方面,相比于经济史上的贸易战,当下时代的贸易战也有了升级。白明称,以前是帝国主义的扩张阶段,国家之间的冲突难以调和。二战之后,各国看到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红利,虽然在全球化的进程中有一定的阻碍,但如果没有全球化损失则会更大。如果说此前是为了扩张而进行贸易战,如今共赢则是主旋律。而且当下时代的矛盾更强调相互合作、相互化解,如果一方采取极端的做法,那么他会付出比以前大得多的代价。

贸易战一触即发,所幸中美双方并未陷入冷战的对立。先是国务院副总理刘鹤会见美国财长努钦,再是商务部长钟山会见美国前财长鲍尔森。白明称,“我们始终没有放弃沟通,我们始终在争取最好的结果,但我们也会做好各种情况的准备”。就像刘鹤所言:中方有实力捍卫国家利益;就像钟山所言:中国不会在别国挥舞大棒下被动开放。我们是要开放,但我们要自主开放;我们是要交流,但我们不被迫交流。(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杨月涵)

————————————————

→特朗普钢铝关税“八问”│各方回应都在这!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