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炎舜:处理好五大关系,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

2018-03-21

 

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肖炎舜: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3月20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2018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提出了2018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这些主要预期目标,考虑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符合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际。” 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肖炎舜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

肖炎舜表示,《报告》提出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这就需要我们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经济发展中稳和进、稳增长与调结构、政策取向不变和适度预调微调之间的五大关系。

6.5%左右是处在合理区间的速度

《21世纪》:《报告》提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左右”的目标,这主要基于什么考虑?

肖炎舜:第一,这个速度符合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实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十三五”时期需要经济年均增长6.5%以上。2016年、2017年我国经济分别增长6.7%、6.9%,在这个基础上,今后3年经济增速即使略低于6.5%,也可以实现翻一番目标。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

今年提出6.5%左右的增长速度,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相衔接的,有利于巩固经济稳中向好势头,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打得更牢固、为以后工作争取更大主动。

第二,这个速度符合经济规律和客观实际。从发展趋势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已从高速转向中高速,6.5%左右是处在合理区间的速度。

从发展条件看,6.5%左右的增速与潜在增长率大体一致,是可以实现的。我国城乡、区域“两大差距”仍然是经济发展的巨大空间所在,消费和产业升级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

第三,这个速度体现了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期推动发展的要求。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发展仍然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去年我国经济增速达到6.9%,比2016年加快0.2个百分点。

在经济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情况下,今年把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确定为6.5%左右,与去年的预期目标持平,有利于引导各方面更加注重提高发展质量,集中精力深化改革,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21世纪》:为什么《报告》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定在3%左右?

肖炎舜: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预期目标与去年目标保持一致,但比去年实际涨幅高1.4个百分点,主要基于三大考虑。

首先,翘尾影响略高于上年。今年物价受翘尾因素影响约1个百分点,比上年的0.6个百分点有所上升。

其次,预计新涨价因素有所上升。2017年物价变化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由上年下降1.2%,转为上涨6.3%,结束了自2012年以来连续5年的下降态势。

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走势具有恢复性上涨特征,据有关部门测算,2017年12月工业品整体价格与2013年5月的水平大体相当,但与2011年9月的高点相比,还低约4.2%。

尽管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涨幅在基数效应下已经开始高位回落,但推动其上涨的一些因素依然比较明显。前期原材料价格上涨较快且持续时间较长,不排除向下游工业消费品传导、引起居民消费价格上涨。

同时,今年人工成本和收入上升还会继续推动服务价格上涨,少数农产品也存在波动的可能。市场普遍预计今年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将高于去年实际水平。

第三,居民消费价格预期目标略高一些,也为推进改革预留了一定空间,还考虑了积极引导市场预期的需要。

为何将调查失业率纳入预期目标

《21世纪》:在就业目标中,首次提出城镇调查失业率5.5%以内。为什么将调查失业率纳入预期目标?

肖炎舜:今年首次将城镇调查失业率指标纳入预期目标,这是一个重要改进。

长期以来,我国主要采用城镇登记失业率,其数据来源是政府就业管理部门的行政记录,统计范围是非农户籍人口,把失业人口定义为16岁至退休年龄内、没有工作而想工作,且在就业服务机构进行了失业登记的人员。

由于其统计的是拥有城镇户籍,且自愿主动前往就业服务机构进行登记的失业者,因此难以全面反映失业状况。比如有的城镇户籍人口,即使失业了却不愿意去登记,特别是大量已经成为城镇常住人口的农民工,由于没有城镇户籍,即使处在失业状态,也没有被统计到失业人口之中。

城镇调查失业率数据来自劳动力调查,统计范围是城镇常住人口,既包括城镇本地人,也包括外来的常住人口,对失业人口的定义是没有工作、当前可以工作、正在寻找工作的人员。由于它不要求失业登记,也不限定城镇户籍,涵盖了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城镇常住人口。

目前我国使用城镇调查失业率这一指标的条件已经成熟,将这一指标纳入预期目标,能更全面反映就业状况,更好体现共享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党和政府更加重视就业,突出了提高就业质量,实现更加公平、更加充分就业的工作导向。

城镇调查失业率与城镇登记就业率并行使用,主要是为了平稳过渡。

如何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

《21世纪》:《报告》提出,“要继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如何把握宏观调控的度?

肖炎舜:首先,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必须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防止政府干预过多、影响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要发挥好政府作用,弥补各种市场失灵问题。

其次, 适应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处理好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关系。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一般来说,宏观调控要与发展阶段性特征和经济形势变化相适应,该扩大需求时要扩大需求,该调整供给时要调整供给。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已转化为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在适度扩大总需求和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的跃升。

这个时候,如果一味刺激需求只会积累更多风险、透支未来增长。对宏观调控思路作出重大调整,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主线,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治本良药。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就要正确处理好供给侧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的关系,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要适度扩大总需求,这是搞好宏观调控必须把握的重要要求。

第三,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中稳和进的关系。

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必须把稳和进作为一个整体来把握,提高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精准度,把握好工作力度和节奏。

一方面,要坚持问题导向、底线思维,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考虑各种困难,坚决防范各种风险特别是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另一方面,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久久为功,有力有序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长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第四,坚持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处理好增长与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

我国宏观调控的一个重大创新,是确立了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精准调控。按照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只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就业增加、收入增长、环境改善,就能集中精力促改革、调结构、添动力。

要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采取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促进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必须坚持在区间调控基础上加强定向调控、相机调控,把握好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点。

要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要尊重经济规律,远近结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实现经济平稳增长和质量效益提高的互促共进。

《21世纪》:《报告》提出,今年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理解这一要求?

肖炎舜: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处理好政策取向不变和适度预调微调的关系。

今年赤字率按2.6%安排,比去年预算低0.4个百分点,主要是我国经济稳中向好、财政增收有基础,也为宏观调控留下更多政策空间。

安排财政赤字2.38万亿元,与去年是持平的,财政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加上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并没有减弱。

这些说明,尽管今年财政赤字率略有下降,但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并没有改变。从历史上看,1998年到2004年,我国连续7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其间财政赤字率就多次下降。2008年以来,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取向一直没有改变,但赤字率则是有升有降。

《报告》强调,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紧适度。要管好货币供给总闸门,保持广义货币M2、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维护流动性合理稳定,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用好差别化准备金、差异化信贷等政策,引导资金更多投向小微企业、“三农”和贫困地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注重相机调控,在基本政策取向确定后,要根据经济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这样才能把取向明确的政策实施好,防患于未然,达到稳政策稳预期的目的。(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王尔德 北京报道 原标题:专访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成员、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司长肖炎舜: 把握好宏观调控的度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财经大事 滚动播报 热点直击

深度政策独家数据钢市楼市基建机械汽车造船家电电力煤炭国际外汇图片

关闭

欢迎关注

中联钢联合钢铁网

微信公众号